人体有自己的生物钟,以24小时为周期,你的激素分泌、病原体的免疫保护和身体代谢都有自己的时间。尽管每个人的生物钟不同,分为“早睡早起型”和“晚睡晚起型”,分别就是人们常叫的“百灵鸟”和“夜猫子”。
近期,发表在《Molecular Psychiatry》上的一项研究发现了迄今为止最有力的证据:睡眠模式与自然生物钟相违背的人更容易抑郁,主观幸福感也更低。也就是说,夜猫子型人更容易抑郁,自身幸福感也更低。
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夜猫子”会显着影响发生情绪障碍、肥胖、糖尿病和其他慢性疾病的风险。虽然在精准医学中利用个体昼夜偏好信息进行疾病诊断具有巨大潜力,但对于影响这些模式的因素研究人员仍然知之甚少。
近日,发表在《美国实验生物学学会联合会(FASEB)》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以色列海法大学领导的研究团队通过宏基因组分析揭示了与人类睡眠类型相关的肠道微生物组(菌群)特征,为开发改善夜猫子型人的肠道菌群功能和负面健康的饮食提供了第一步。
在这项研究中, 91名平均年龄34岁在闲暇日不使用闹钟且没有服用药物的志愿者参与了研究,其中51人为女性。研究人员通过计算睡眠时间来评估参与者的睡眠类型,并收集了他们的粪便样本。从粪便样本中提取DNA用于鸟枪宏基因组学测序。
研究表明,排便时间被确定为导致肠道菌群结构变异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人员分析了这一特征。有44名参与者报告了排便时间。数据表明,“百灵鸟”们更有可能在早上排便,而“夜猫子”们更可能在晚上排便。然而,由于样本量较小,研究人员没有发现排便时间与相对细菌丰度之间的显着联系。
由于影响肠道菌群组成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饮食,研究人员分析了参与者的食物摄入情况。他们报告了每周13种食物(例如牛肉、鸡肉、糕点、水果和蔬菜)与饮料(饮用水、含糖或无糖饮料)的消费频率。(注:以色列人不吃猪肉)
该分析结果揭示了参与者在“高纤维、水果和蔬菜”和“单糖与高蛋白”饮食结构上的显着差异:“百灵鸟”们对健康饮食表现出更高的依从性;而“夜猫子”更偏向选择不健康的“单糖、高蛋白和含糖饮料”的饮食结构。
除了摄入较低的水果和蔬菜以及较少的健康饮食外,不同昼夜偏好型人在进食时间上也有明显差异。进食时间也已被证明是影响肠道菌群昼夜节律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不仅是饮食成分,进餐时间也影响着我们肠道菌群的健康状况。
由于很多“夜猫子”们不得不早起去上班或上学,他们都存在各种潜在健康问题,如肥胖、高心血管疾病风险,以及较高的压力。这项新研究也为开发改善他们的肠道菌群和健康的特定饮食提供了第一步。
-
1科技手段助力公益诉讼 大大提高了办案的效率和精准度
-
2高通宣布新一轮100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 没有设定截止日期
-
3浙江富阳大源镇举办“婆媳同心”主题笔会雅集活动
-
4摩迅科技:“VR云看展”是如何为展会数字化赋能的?
-
5我爱我家志愿者服务队:弘扬抗疫精神 守护社区平安
-
6万亿睡眠市场正在觉醒,福气多智能床展现高端科技
-
7CCBEC 深圳跨境展开启更多线上平台新功能 踏上云之路
-
8联想集团终止科创板IPO 柳传志约1亿元高薪酬传闻四起
-
9技术领先,出行0焦虑,瑞虎7 PLUS新能源闪耀瑶光2025 奇瑞科技DAY
-
10全新换代 全新设计!全新一代瑞虎7 PLUS内饰曝光 科技感、豪华感爆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