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水的存在,每一种药用水都是潜在的微生物污染源,尤其是在没有适当控制的情况下。控制不仅涉及通过生物负载测试回收的微生物数量,还需要了解水中存在的生物的类型,即对收集到的微生物进行鉴定。建立水系统的微生物检测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了解构成不同水系统的最常见微生物分离株,以及不同水质之间是否存在联系,而且通过建立制药用水系统微生物背景数据库,对趋势变化进行分析,从而了解它们是否指示了更严重的问题(例如生物膜)或它们是否对产品(进而对患者)构成特殊风险。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制药用水微生物分布结构特征进行剖析:制药用水的类别;不同等级用水中的常见微生物分布;
目前的分析方法存在的不足之处。
(相关资料图)
Part
1
制药用水的类别制药用水主要包括:饮用水、纯化水和注射用水三个等级。本文将饮用水的水源用水也纳入分析。相比制药用水,不同地区的水源水的水质差异巨大,这种差异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第一个因素是集水区营养情况。这些河流要么是贫营养的河流,要么是营养丰富地区的河流;第二个因素是季节;天然水体中微生物的含量呈季节性分布曲线。
饮用水(Potable-Water):通常为自来水公司供应的自来水或深井水。其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GB5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含氯。
纯化水(Purified Water):饮用水经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他适宜的方法制得的制药用的水、不含任何附加剂。纯化水可作为配制普通药物制剂的溶剂或试验用水,不得用于注射剂的配制。 注射用水(Water-for-Injection,WFI):是以纯化水作为原水,经特殊设计的蒸馏器蒸馏,冷凝冷却后经膜过滤制备而得的水。Part
2
不同等级用水中的常见微生物分布水源水。主要是革兰氏阴性菌。分类多样性水平很高。常见种类包括:铜绿假单胞菌、噬菌蛭弧菌、甲烷单胞菌、黄曲霉和弧菌茎杆菌;革兰氏阳性菌很少,通常是芽孢杆菌属;它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包括真菌,原生动物和藻类。
饮用水。水源水经过氯化处理后,微生物的种类的数量都有显著的下降。研究收集了201个水样,鉴定出504个分离株。主要属是革兰氏阴性细菌,排名前十的主要的属见下表。纯化水。生产纯化水的过程是通过反渗透进行的。研究收集了315个样品并回收了347个分离株。最常见的属是“假单胞菌型”微生物,其中最普遍的是Ralstonia(主要是R. picketti这个种)。R. pickettii和B. cepacia绝对是纯净水系统中最常见的分离株。排名前七的主要属见下表。
注射用水。通常很少从注射用水系统中回收微生物。这是由于生产水的方法(二级反渗透或纯化水蒸馏)和水的分布(通常将水保持在80°C或更高)的性质所致。如果水系统管道设计能避免所谓的“死角”(水流中断的区域)并且保持水流处于持续流动状态,则污染的风险会进一步降低。研究抽取并测试了46,800个WFI样本,收集到439个菌株。收集到的革兰氏阴性杆菌的属列表见下表。该表表明最常见的属是假单胞菌属和与假单胞菌有关的属。就物种而言,频率最高的物种是R. pickettii,其次是Burkholderia cepacia 和Flavimonas oryzihabitans。总体而言,除去数量的差别,纯化水和注射用水的微生物的种类相比饮用水更为接近(见下图)。
Part
3
目前的分析方法存在的不足之处基于水系统及微生物的特殊性,目前对水系统的微生物的检测还有一些不足的地方,主要有四个方面: 培养基的选择性问题。很多种类的微生物不能培养出来,尤其是Prosthecate bacteria(柄杆菌), Mycobacterium species(分枝杆菌),Spirochaetes(螺旋体),Thiobacillus species(硫杆菌属)等种类。 采样方式的局限性。目前的采样大多针对自由漂浮状态的微生物,而不是对附着在底层上的微生物或生物膜群落的部分进行检测。 培养方式的局限性。在制药用水系统中发现的微生物主要是应激的、生长缓慢的菌株,生长前培养时间长。未来需要通过使用中间营养琼脂(如R3A)作为继代培养基;鉴定方法的准确性。表型鉴定无法区分R. picketti和R. insidiosa,需要采用基因型鉴定。
本文回顾了制药用水系统微观世界中发现的细菌类型。即使大多数制药用水系统都受到控制,但有时微生物仍会存在,尽管数量很少。因此,作为一般指导,水系统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表征,为到达行动限的监控结果提供必要的参考,例如哪些是典型的和预期的微生物。
参考文献:1. Geldreich EE, Taylor RH, Blannon JC, Reasoner DJ. Bacterial colonization of point-of-use water treatment devices. J Am Water Works Assoc 1985;77(2):72-80.
2. Sandle T. An approach for the reporting of microbiological results from water systems. PDA J Pharm Sci Technol. 2004;58(4):231–7.
3.Sandle T. Characterizing the Microbiota of a Pharmaceutical Water System-A Metadata Study. SOJ Microbiol Infect Dis. 2015;3(2): 1-8.
本文来源于“法迈制药”平台
-
1科技手段助力公益诉讼 大大提高了办案的效率和精准度
-
2高通宣布新一轮100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 没有设定截止日期
-
3浙江富阳大源镇举办“婆媳同心”主题笔会雅集活动
-
4摩迅科技:“VR云看展”是如何为展会数字化赋能的?
-
5我爱我家志愿者服务队:弘扬抗疫精神 守护社区平安
-
6万亿睡眠市场正在觉醒,福气多智能床展现高端科技
-
7CCBEC 深圳跨境展开启更多线上平台新功能 踏上云之路
-
8联想集团终止科创板IPO 柳传志约1亿元高薪酬传闻四起
-
9技术领先,出行0焦虑,瑞虎7 PLUS新能源闪耀瑶光2025 奇瑞科技DAY
-
10全新换代 全新设计!全新一代瑞虎7 PLUS内饰曝光 科技感、豪华感爆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