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速看:污水处理厂丝状菌污泥膨胀的分类和解释假说
发布日期: 2022-09-08 07:21:05 来源: 弗戈工业在线

丝状菌引起污泥膨胀是在污泥膨胀诱因诱发下导致丝状菌在同菌胶团的竞争中能够强势增长造成。

目前可辨识的丝状污泥膨胀絮体有两种类型:第一类是长丝状菌从絮体中伸出,将各个絮体连接,形成丝状菌和絮体网;第二类是具有更开放 ( 或扩散 ) 的结构,由细菌沿丝状菌凝聚,形成细长的絮体。

在解释丝状污泥膨胀现象上,有多种解释方法:


【资料图】

1、 (A/V) 假说。

当混合液中基质受到限制或控制时,由于比表面积大的丝状菌获取基质的能力要强于菌胶团,因而菌胶团受到抑制,丝状菌能够大量繁殖,占据主导地位,最终导致污泥膨胀。

2、 选择性理论。

该理论以微生物生长动力学为基础,根据不同种类微生物具有不同的最大生长速率和饱和常数分析丝状菌与菌胶团细菌的竞争情况。丝状菌具有低的最大生长速率和饱和常数,在低基质浓度、DO值时具有较高的生长速率,而菌胶团则刚好相反。

污水处理厂丝状菌污泥膨胀的分类和解释假说

3、饥饿假说。

该假说将活性污泥中微生物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菌胶团细菌,第二类是具有高基质亲和力但生长缓慢的耐饥饿丝状菌,第三类是对溶解氧有高亲和力、对饥饿高度敏感的快速生长的丝状菌,在低基质浓度下,基质浓度小于某值时,第二类微生物将占优势;当基质浓度大于该值时,只要溶解氧的传递不是限制因素,第一类微生物将占优势;在高基质低溶解氧情况下,第三类微生物将占优势。

污水处理厂丝状菌污泥膨胀的分类和解释假说

丝状菌污泥膨胀

4、积累 / 再生 (AC/RG) 假说。

在高负荷条件下,菌胶团微生物累积有机基质的能力强,丝状菌较差。但此时微生物受溶解氧限制和控制,由于丝状菌需氧较少,完成积累 / 再生的循环较快,生长较快,形成污泥膨胀。

本文来源于综合公开信息

版权声明∶转载流程工业网内容,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process@vogel.com.cn,电话:16601379371(同微信)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