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醇酸可降解材料具有全生物降解、高生物相容性、高机械性能及高阻隔性能等诸多优点,可在土壤、海水等环境中完全无害降解。在全球相继“限塑”“禁塑”,环保要求日益苛刻的大环境下,聚乙醇酸可降解材料是理想的一次性塑料制品替代品,广泛应用于一次性塑料袋、餐盒、吸管等食品包装领域,还可用于油气开发所需的桥塞、压裂球和各种暂堵材料以及医用手术缝合线、骨骼支架材料领域,为我国治理白色污染、服务民生需求提供了新的路径。
(资料图)
该项目生产的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采用国家能源集团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关键设备全部实现国产化。与生产传统聚烯烃塑料相比,煤基聚乙醇酸可降解材料吨产品原料煤耗可降低约50%,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约65%,工业增加值增加2-3倍,但生产成本接近,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环保效益。
项目产出的可降解材料能大量替代一次性塑料制品,在土壤、海水等自然环境中仅需半年到一年时间便可以完全无害降解。
国家能源集团聚乙醇酸可降解材料项目负责人闫国春介绍道,“通过多年创新实践,我们不仅可以用煤生产传统塑料,也可以生产聚乙醇酸这种可降解塑料。与生产传统塑料相比,每吨聚乙醇酸煤耗可以降低1/2,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2/3。随着技术进步和规模放大,成本可以接近传统塑料的生产成本。”
该项目产品不仅可以制成一次性餐具、塑料袋等生活用品,还在医疗手术缝合线、农业地膜、地下非常规油气开采等高端领域也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空间。推动我国煤化工综合利用,向着“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方向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刘中民表示,可降解塑料是一个新方向,从全世界的角度来看,产量还不到1%,它的替代空间也有几千万吨的规模,说明市场空间也是巨大的。加上减排效果,加上减碳,再加上它的成本降低,所以可以预料煤化工做可降解塑料一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方向。
在该项目示范成功基础上,国家能源集团将加快技术经济论证,持续进行工程放大和工艺优化,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形成功能齐全、品种多样的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系列产品,推进煤基新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开辟一条技术新、能耗低、效益好、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煤化工创新发展之路。
可降解材料改变百姓生活
可降解材料应用最广泛的当属家家户户都离不开的垃圾袋。按照北京市垃圾分类的规定,厨余垃圾需要拆袋投放,也就是垃圾直接倒入厨余垃圾桶,塑料垃圾袋另外单独扔在其他垃圾桶中。但实际操作中既麻烦也不卫生。这也成为垃圾分类的最大痛点和难点之一。
针对这种情况,从今年4月开始,研究人员陆续在北京多个社区开展可降解垃圾袋试点工作。截止到目前,已经发放了近120万个垃圾袋。原来在社区做过垃圾分类监督员的袁女士,对于使用可降解垃圾袋前后的变化,深有感触。
北京市民 袁昭:以前在家里头用的那个塑料袋,这个垃圾厨余垃圾肯定有汤汤水水的,也会给这个整体环境造成这种特别的脏,而且还特别有味道在夏天的时候。现在用了这个可降解的垃圾袋,直接扔在垃圾桶里。真的整个外面的垃圾桶环境干净了很多。
在北京顺义郊区的可降解示范综合垃圾处理厂,每天从试点社区运来的厨余垃圾就有约5吨。可以看到,大量可降解垃圾袋直接混在垃圾中,在特定的好氧堆肥环境下,仅需27天就可以完全降解。可降解材料不只应用于垃圾袋,还可以广泛应用于一次性餐具、农用地膜,甚至医疗、服装等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降解塑料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翁云宣进一步介绍,“您看一下我身上穿的就是聚乳酸可降解材料的衣服。有许多人都问,你生物降解材料是不是穿着穿着就没有了?因为生物降解它是一些条件下,在土壤里面,要有水分、要有温度、要有微生物,我们平常穿在身上的时候,没有降解的条件,它是不会降解的。质量还是很好,你看我身上这个衣服已经洗了有十几次了它也没事。”
目前,聚乙醇酸主要作为生物医用材料,具有优异的生物降解性能、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可用于骨骼和神经组织工程,引导骨和神经再生,在组织修复的过程中逐渐降解,避免二次手术损伤。“我们用煤生产的聚乙醇酸成本大幅降低,可以使这种高端的材料替代一次性塑料制品,对治理白色污染起到重要作用”,国家能源集团聚乙醇酸可降解材料项目负责人闫国春说。
今年年底前全国所有地级市
推广可降解塑料
近年来,全国各地陆续出台“禁塑”的相关法规措施,治理“白色污染”,保护环境,刻不容缓,可降解材料产业也驶上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根据2020年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要求到2022年底,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将禁止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和沿海地区县城建成区商店、药店、餐饮、快递等场所使用。也就是说,今年年底前可降解塑料就将在全国所有地级市推广。
今年6月1日,《生物降解塑料与制品降解性能及标识要求》和《生物降解饮用吸管》两项推荐性国家标准正式实施,意味着推广应用可降解材料制品大幅提速。
据翁云宣介绍,在生物降解材料的发展过程中,标准是很重要的一个手段,“像国际标准里面现在有35项国际标准,我们国家牵头的已经有4项发布,有2项正在起草的过程中,像我们制定的生物降解购物袋、生物降解吸管相关标准。应该说我们在国际上面,在生物降解产业的发展的领域上面我们是有话语权的。”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年产煤炭40亿吨左右,煤化工生产可降解材料不仅原料充足,还能拉低可降解材料的成本,更有利于传统塑料等“白色污染”的治理,保护环境。目前,全球可降解材料的产能约150万吨,我国现在产能约80万吨,已经占到一半以上。预计到2025年,可降解材料新增需求有望超过400万吨,未来空间十分广阔。
刘中民表示,“用可降解塑料代替不可降解塑料,这是个国际大趋势。从最近发的文件来看,显然国家行动在加快。我们国家在煤化工可降解塑料这一块是优先取得了突破,所以从技术研发到技术的示范和应用,我们是处于世界相对领先的地位。”
本文内容来源于科技日报
版权声明∶转载流程工业网内容,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process@vogel.com.cn,电话:16601379371(同微信)
标签: 国家能源集团
-
1科技手段助力公益诉讼 大大提高了办案的效率和精准度
-
2高通宣布新一轮100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 没有设定截止日期
-
3浙江富阳大源镇举办“婆媳同心”主题笔会雅集活动
-
4摩迅科技:“VR云看展”是如何为展会数字化赋能的?
-
5我爱我家志愿者服务队:弘扬抗疫精神 守护社区平安
-
6万亿睡眠市场正在觉醒,福气多智能床展现高端科技
-
7CCBEC 深圳跨境展开启更多线上平台新功能 踏上云之路
-
8联想集团终止科创板IPO 柳传志约1亿元高薪酬传闻四起
-
9技术领先,出行0焦虑,瑞虎7 PLUS新能源闪耀瑶光2025 奇瑞科技DAY
-
10全新换代 全新设计!全新一代瑞虎7 PLUS内饰曝光 科技感、豪华感爆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