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关注:ADC药物抗体比(DAR)的表征分析方法
发布日期: 2022-10-31 17:26:55 来源: 弗戈工业在线

疏水作用层析(HIC)

HIC-HPLC是一种成熟的技术,用于根据ADC的固有疏水性来分离ADC。目前,HIC被认为是研究半胱氨酸偶联的ADC药物分布、裸抗含量和平均DAR的标准方法,并且只需要很少的样品量。以DAR小于7-8的传统基于半胱氨酸的ADC通常产生主要的五个种类(DAR=0、DAR=2、DAR=4、DAR=6和DAR=8)和少量的奇数DAR物种。HIC柱可以根据每种DAR种类不同有效载荷数量的疏水性位移来分离混合物中的这些物种,生成的色谱图可以用于计算DAR(图1)。由于HIC可以在天然条件下分离DAR种类,因此它不仅用于DAR的分析测定,而且还用于纯化。结合位点特异性的偶联和通过HIC纯化可以制备位点特异性和均一的DAR ADC。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图1. 基于半胱氨酸偶联ADC的HIC分析

然而,HIC分离也有一些缺点。这项技术不能提供与MS分析的兼容性,因为HIC要求在流动相中有高初始浓度的低挥发性盐。HIC分离的另一个缺点是ADC种类的回收率较低。

反相液相色谱(RPLC)

RPLC最常被用于评估平均DAR。HIC和RPLC的主要区别是蛋白质在RPLC条件下变性。因此,半胱氨酸偶联的ADC不能被完整地洗脱,因为mAb的L和H链之间的链间二硫键被破坏。RPLC主要用于分离与H和L相关的还原ADC的DAR种类,也可用于天然ADC分离L、H、HH、HL和HHL片段(图2)。这些峰在RPLC条件下可以很好地分开,以允许计算平均DAR。在RPLC中,与固定相的相互作用主要是通过蛋白质的非极性氨基酸和固定的N-烷基配体之间的疏水作用来实现的。溶质按其分子疏水性递增的顺序洗脱。

图2. 基于半胱氨酸ADC的RPLC分析

RPLC方法的一个缺点是测量(柱温)所需的升高温度和使用胍和DTT联合使用的变性预处理都可能会降低ADC的种类。这种潜在的降解可能会导致通过RPLC计算的DAR低于HIC或其他分析的DAR。最近些年也报道了在没有任何样品预处理的情况下对完整的ADC进行RPLC分析。

液质联用(LC-MS)

另一种确定DAR的重要方法是LC-MS。高效液相色谱与MS系统的结合是完整和亚单位ADC分析的常用方法(图3)。该技术不仅可以提供有效载荷分布,还可以提供每个DAR种类的分子量。

图3. LC-MS测定DAR值

利用LC-MS进行ADC分析需要进行预处理,最近的一些研究集中在优化LC-MS的预处理上。例如,N-糖苷酶F的脱糖作用通常用于消除峰出现的复杂性。使用还原剂DTT可以得到ADC的重链和轻链,还原后通常进行烷基化以防止二硫键的重新形成。

因此,LC-MS作为一种理想的DAR测量方法具有很大的潜力。然而,这种方法可能不适用于特别亲水性的有效载荷。

紫外-可见(UV/Vis)光谱

UV/Vis光谱是一种简单方便的方法来确定ADC中与抗体偶联的药物的平均数量。这种方法要求药物和抗体的UV/Vis光谱具有不同的Amax值。由单抗在Amax处的ADC吸光度和消光系数以及药物在Amax处的消光系数可以确定药物的平均DAR(图4)。目前,该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ADC药物的检测,如DM1、Calicheamicin类似物和vc-MMAE。

图4. UV/Vis方法测定DAR值

Ellman法是一种硫醇滴定方法,通过用UV/Vis在412 nm处测量吸光度来计算抑制率。Ellman试剂与游离的巯基反应,生成最大吸收波长在412 nm的2-硝基-5-巯基苯甲酸。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基于半胱氨酸的ADC,因为共轭后可以测量残留的硫醇基团,因此可以间接计算DAR。

总之,UV/Vis光谱方法是相对简单的,它不需要建立高效液相或质谱仪条件和复杂的样品制备。 毛细管电泳-十二烷基硫酸钠(CE-SDS)SDS主要用于分离具有完整或H、L链形式的ADC。与SEC不同,十二烷基硫酸钠也可用于分离sFC和Fd片段(图5)。当CE-SDS用于赖氨酸偶联的ADC时,由于二硫键的相互作用,它分离了负载的H或L链。但主峰为以H2L2为代表的完整抗体约占96%。相反,当分析半胱氨酸偶联的ADC时,完整的H2L2仅占8.1%。因此,CE-SDS不能用于表征铰链区半胱氨酸偶联的ADC的DAR。因此,通常CE-SDS主要用于测定ADC的批次一致性。图5. CE-SDS分析ADC 参考文献1.Recent Advances in Drug–Antibody Ratio Determination of Antibody–Drug Conjugates. 2.DAR and Drug Distribution Analysis. 3.Analytical tools for antibodyedrug conjugates: from in vitro to in vivo.

标签: 生物制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