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精选:碳中和从“共识”到“行动” ——施耐德电气发布《奔向长青——碳中和及可持续发展高管洞察》报告
发布日期: 2023-03-07 11:41:27 来源: 弗戈工业在线

毫无疑问,我国各行业的碳中和事业,已经从“共识”走向“行动”。

在政策指引、市场驱动和技术赋能的合力之下,中国的“双碳”蓝图正加速照进现实。对于广大企业而言,绿色发展之路本就并非一片坦途。一边是市场挑战日益加剧,竞争空前激烈;另一边是低碳转型道阻且长,时间紧任务重。许多企业不得不面对双重未知、双重压力。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先行者,施耐德电气从2021年就开展了一年一度的专项调研,并将成果集结成报告发布,于近期重磅推出了最新《奔向长青——碳中和及可持续发展高管洞察》报告,旨在赋能企业破解减碳难题。

意识提升 行动受阻


(资料图)

报告中显示,相较2021年,目前企业减碳意识进一步提升,近7成受访高管认为,所在企业已经或者将在“十四五”期间被纳入全国或地方碳市场。有54%的受访企业制定明确的碳中和时间表,2021年仅为39%。54.1%的非控排受访企业提出明确的碳中和时间表,2021年仅为31%。

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战略与业务发展中国区负责人、商业价值研究院院长熊宜

尽管我们欣喜于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减碳行列,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企业依然面临挑战和误区。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战略与业务发展中国区负责人、商业价值研究院院长熊宜谈到,在调查中发现企业减碳面临四大挑战。部分企业急于求成,并未切实贯彻减碳,而是通过购买CCER、碳汇等方式,以抵消代替自身减碳;仅有19%的受访企业确定了清晰的企业减碳规划;还有近60%的企业认为,没有足够的技术支撑减碳落地,在工艺减碳和新能源技术方面急需提升;此外,还有43%的受访企业表示,担心减碳的投资回报不及预期。

减碳路上的“四步走”

为了更好应对减碳挑战,在报告中,施耐德电气提出以“战略规划”“组织革新”“技术创新”“生态赋能”四大步骤打造可持续发展企业,拥抱绿色“变革”。作为可持续发展的践行者,施耐德电气自身也秉承这四大步骤,致力于促进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在战略规划方面,企业应将可持续融入主业,积极探索碳中和新业务,53%的受访企业已尝试进入碳中和相关的新业务赛道。在组织革新方面,企业需构建与绿色低碳战略相融合的组织体系,助力可持续战略落地。在技术创新方面,超半数的受访企业将工艺降碳与清洁能源技术作为减碳关注的重点。在生态赋能方面,企业要积极赋能供应链伙伴绿色转型, 82%的受访企业正在着手打造绿色产业链。

为了更好地赋能上下游减碳,施耐德电气发起供应商“零碳计划”,旨在通过提供技术指导、咨询服务等方式,助力帮助全球前1000位主要供应商到2025年减少50%的运营碳排放,其中包括中国210家核心供应商。此外,施耐德电气还在去年推出了“减碳大师”计划,汇集来自各个领域的绿色先行者,打造覆盖企业、组织机构和个人的广泛减碳生态圈,各方携手绘制面向未来的零碳蓝图。

施耐德电气重磅推出了最新《奔向长青——碳中和及可持续发展高管洞察》报告

数字化技术“催化”低碳转型

实现碳中和的本质是推动发展转型,实现从资源依赖走向技术依赖。这背后是“数字化转型”与“碳中和”的交织与共促。从技术的角度而言,熊宜认为,企业选择数字化技术是实现绿色低碳的关键,能够起到“催化”的作用。尤其对于传统企业,数字化技术可以实现节能、工艺优化、设备维护预测、数据共享和打通,以此优化供应链。怎么让企业的投入和产出更快、更明显、更显性?例如施耐德电气的能效管理的系统,通过对能源数据分析和对比,找到企业的耗能点,这在化工、钢铁、汽车制造等行业里已经有了相当多的应用。

通过数字化技术,施耐德电气打造覆盖绿色设计、绿色采购、绿色生产、绿色交付、绿色运维的端到端绿色供应链,并承诺到2025年,实现自身运营层面的碳中和;到2030年,自身运营层面实现“零碳就绪”;到2040年,实现端到端价值链的碳中和;到2050年,实现端到端价值链的净零碳排放。

结束语

在“1+N”政策体系的引领下,中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正在不断地加速和深化。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副主任李毅锴在发布会上表示:“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大趋势与时代潮流。作为承接‘碳中和’战略的市场主体,企业需要寻找与自身发展相融合的减碳之路,将‘双碳’目标与自身核心战略相关联,形成绿色低碳核心竞争优势,走向高质量发展道路。”

“增长”与“减碳”并非不可兼得的鱼和熊掌,而是相辅相成,互为支撑。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把绿色和减碳作为增长的核心,才能获得长期的、可持续的增长。当前,越来越多的领军企业已经在减碳领域进行长期投入,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业务运营的必然组成部分。同时,即使减碳有一些短期的成本,但我们看到大部分行业领先企业,还是把减碳作为长期发展的核心的动力,也正是基于此,无论是对客户、供应链,还是在市场上的企业价值,减碳都能带来更多的认同,也会带来更多的业务增长。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零碳之路虽远,行则将至;减碳之事虽难,做则必成。

撰 稿 人:佟伟

责任编辑:朱晓裔

审 核 人:李峥

标签: 施耐德电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