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近日,随着最后一块顶板的浇筑完成,广州地铁十一号线彩虹桥站主体结构顺利实现封顶,这是 2022 年广州地铁首座封顶的车站,同时也标志着广州地铁首个内嵌主变电站的地铁车站主体结构实现封顶。
主变电站内嵌车站,巧妙化解用地难题
地铁十一号线彩虹桥站位于东风西路与荔湾路交叉路口,与十三号线同步建设,并与八号线实现三线换乘,整体建成开通后将为周边居民出行提供极大的便利。
根据原规划方案,地铁十一号线设有彩虹桥主变电站,与彩虹桥车站分开建设。但作为广州"大环线"的地铁十一号线,线路均位于主城区内,主变电站选址困难。为此,广州地铁建设公司及施工单位中铁二局的建设者们创新性地提出了将主变电站内嵌于彩虹桥站东端结构中的构思。
为了使该方案顺利落地,建设者们结合最新的消防验收标准,多次组织建筑、消防等专家进行方案论证,经过规划优化和精心的设计论证,最后明确了主变电站三层结构内嵌在车站主体结构内,整体功能上又相对独立的创新设计方案,成为广州地铁首个内嵌一座主变电站的车站。
信息技术助力完成施工挑战
作为广州地铁首个与主变电站同步建设的地下车站,在施工过程中,建设者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由于车站与主变电站各楼层高度不同,结构板交错连接,施工工序复杂、施工周期长,大大提高了车站整体的施工难度,安全风险高。为了确保车站施工质量和安全,地铁建设者们多次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等各参建单位进行方案讨论,从模板拼缝、支架搭设、模板加固等多方面结合现场条件对主体结构施工方案进行论证,并组织建立了 BIM 模型,利用 BIM 技术的可视化、协同性、高效性的特点进行设计交底,直观地展现二维图纸设计意图,有效解决了由于结构板交错连接,各方参建人员在审图过程中容易出现错、漏、缺等问题,确保了现场能够按图施工。截至目前,十一号线(火车站 - 琶洲 - 火车站)全线土建工程累计完成 69%。32 座车站中,1 座在进行前期准备,2 座已开通,13 座已封顶,其余 16 座正在进行土建施工;32 个区间中,1 个已建成开通,9 个已贯通,17 个进行土建施工,剩余 5 个进行施工前准备。赤沙车辆段和出入段线进行土建施工。
采写:新快报记者李佳文 通讯员曾智威 陈伟杰 韦永华 雷骏
-
1科技手段助力公益诉讼 大大提高了办案的效率和精准度
-
2高通宣布新一轮100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 没有设定截止日期
-
3浙江富阳大源镇举办“婆媳同心”主题笔会雅集活动
-
4摩迅科技:“VR云看展”是如何为展会数字化赋能的?
-
5我爱我家志愿者服务队:弘扬抗疫精神 守护社区平安
-
6万亿睡眠市场正在觉醒,福气多智能床展现高端科技
-
7CCBEC 深圳跨境展开启更多线上平台新功能 踏上云之路
-
8联想集团终止科创板IPO 柳传志约1亿元高薪酬传闻四起
-
9技术领先,出行0焦虑,瑞虎7 PLUS新能源闪耀瑶光2025 奇瑞科技DAY
-
10全新换代 全新设计!全新一代瑞虎7 PLUS内饰曝光 科技感、豪华感爆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