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用自己的坚守,换入境旅客平安回家
发布日期: 2022-02-04 15:20:09 来源: 新快报

新快报讯 又到一年新春佳节,万家团聚的日子,有这样一群人,不止一次舍小家顾大家,坚守抗疫一线,守好祖国的"南大门"。

白云区江高镇卫生院医疗组自 2020 年 5 月入驻人和镇空港隔离酒店提供公卫、医疗及相关服务,目前已经转到钟落潭镇五龙山庄驻点,历经超过一年半时间,服务超过 9000 名入住酒店的隔离人员,用他们的坚守,换送大家平安回家。

在隔离酒店过第二个春节

春节前,江高镇卫生院与驻隔离酒店医疗组连线视频云慰问,"有什么需要随时说"、"要先保护好自己,才能保护好他人"、"你们是让我们骄傲的英雄!"

"虽然今年是第二次在隔离酒店过春节,但我们并不孤独,我们知道身后有一个大集体,是强大的力量。"组长邓家尊是该团队驻隔离酒店时间最长的一位,从 2020 年 5 月至 2021 年 7 月,团队在人和镇空港隔离酒店一年多的任务取得阶段性成效,收队短暂一个月的时间,又被派驻到钟落潭镇五龙山庄,不知不觉又有半年时间。前后超过一年半,邓家尊都服务在隔离酒店,"虽然时间比预想的长,但好结果总会来的,对吧?"他笑着对大家说。

视频对面的年轻人,额上几撮和年龄并不和谐的白发特别"耀眼"。"刚开始会有压力,也不能避免产生害怕被感染的担忧,工作两天后,心理就调整过来了,不再有压力,就像自己平常在医院上班一样,最重要做好防护,做好消杀。我们日常也会指导酒店的工作人员和住客在疫情期间必须做好这些。"邓家尊虽然说得云淡风轻,但这里就是一个浓缩的社会、而且风险大、设备和条件不如酒店外完善,而各种各样的问题都随时可能出现,在这里的几位江高镇卫生院的同志都锻炼出强大的业务能力和抗压能力,以及时了解并妥善处理各种突发情况。

关注被关住的产后抑郁

"我受不了,关那么久,又一个人,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快放我出去吧!求求你们了,再不放我出去,我就要砸窗了!"住隔离酒店的王女士有轻度产后抑郁,突然在一天晚上情绪激动地给医疗组打电话。

医疗组工作人员马上上门与王女士进行沟通,从其家庭成员情况打开话题后,耐心为其讲解隔离政策以及过激行为的后果。慢慢地,王女士的情绪得到缓解,江高镇卫生院医疗组李利周医生继续开导她,"我也理解你不能外出的苦闷心情,但疫情防控需要,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就是为了几天后的自由。个人做好防护,配合核酸检查,是给自己负责,对生命负责的表现。对于家庭,以健康的身体状态与亲人团聚,是作为家庭成员的责任。对于国家,接受并积极配合隔离就是对国家做出的贡献,就是不辜负国家为此付出巨大努力!…… "

经过长达五个小时的聊天,王女士心情逐步恢复平静,积极配合隔离。在充分掌握其产后抑郁的情况后,江高镇卫生院继续安排人员每天陪她疏导谈心,保障她心情舒畅地度过隔离期。

不会说英文的外国旅客

早前,一位入境外国旅客抵达酒店,医务人员正准备用英文跟他沟通,没想到他一开口大家都懵了,他说的阿拉伯语,工作人员听不懂,工作人员说的英文他也不理解。由于语言不通,该旅客对发放的资料及医疗群通知看不懂,对每日的查房流程,做核酸次数,什么时候解除隔离,买哪个时间段的车票,外国人的健康码也不会申请,如果没有健康码是否无法进车站 …… 该旅客表现得非常焦虑与无助。

实战经验已经让江高镇卫生院医疗组百炼成钢、自学成才。每天为其上门查房,通过手机翻译软件一字一句地理解意思与他交流,同时添加旅客微信专人对接准确采集信息,了解其需求解决其问题。

通过日常交流,外国旅客感知医疗组工作人员长期坚持在抗疫一线为众多人员服务,深深体会到工作人员的不易与辛苦。在与工作人员每日的交流中开开心心地度过了 21 天隔离期后,旅客将一面写有"大医大德大爱、至真至善至美"的锦旗赠予医疗组,感谢工作人员的付出。

李文辉医生的朋友圈上有这么两条记录:"第一天的工作结束了,期待 …… 紧张 …… 疲惫 …… 坚持 …… ""旅客失眠,我也失眠 …… "李医生表示刚接到要到隔离酒店工作的任务,想到一段时间都不能照顾家庭,觉得亏欠家人,心情也忐忑。而且刚来的时候,酒店方没经验,流程也不熟悉,而收治和管理的旅客非常多,压力好大,所以会失眠。在医疗组的指导下慢慢完善了酒店的各项流程,心理也调整过来了。

邓家尊感慨道,"但愿对每个人来说,这都是一辈子只有一次的经历。在这里,任何爱与温暖都放大了,让我们变得更加想念之前街巷的热闹喧嚣,更加珍惜原本平凡普通的日常,更加感恩身边当下的相遇和互助。"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应华 通讯员 胡绮文

标签: 医疗组 quot 隔离 酒店 江高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