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足卡”变“废卡”?广州天河法院助79名会员挽回损失
发布日期: 2022-02-15 13:27:04 来源: 新快报

新快报讯 购物卡、美容卡、健身卡、沐足卡……会员卡推销泛滥,不少消费者为了更方便享受服务,往往会选择充值会员。然而,如果店铺关门停业,卡里的余额还能变现返还吗?2021年12月,广州天河区某小区沐足店因长期亏损无法经营,关门停业,未能向充卡会员退费。近日,新快报记者了解到天河法院立案庭用时1个月帮助79名“会员”追回会费,挽回损失。

沐足店倒闭,充卡会员求退费太难

2021年12月,广州市天河区某小区沐足店门前聚集了数十名业主,情绪较为激愤。

据了解,该沐足店因长期亏损无法经营,只能选择关门停业,不少会员得知消息后,立即赶到沐足店要求退款。然而经营者薛某却表示:“退钱是没办法退的,如果有的话也不至于倒闭。”

双方交涉无果,79名业主共同向天河法院递交起诉书,诉请薛某返还充值会费。

经办法官黄慧敏收到案件后,立即研判起诉材料,考虑到案件为系列案件、涉及人数众多,且属于涉民生案件、存在信访维稳风险,故将案件委派给团队中经验最丰富的调解员杨旻熹牵头开展诉前调解工作。

案件总标的额达14万元

杨旻熹接手案件后,立即展开沟通协商。她认为案件的难点在于:虽然该批案件的单案标的不大,但总标的额已达14万元,且众原告均为小区业主,私下建立了微信群,多数人表示不在乎钱的多少也要让被告成为失信被执行人,情绪亟待安抚。如果处置不妥,矛盾有可能进一步激化,将变得更加棘手。

然而,经过几番沟通,被告提出的几份调解方案始终不能得到众原告的一致认可,调解工作一时难以推进。

经调解

被告即时转账总标的八成给原告

鉴于双方分歧较大,杨旻熹采取了“背靠背”调解方式。一边积极与原告代理人进行沟通,建议选择调解方式化解纠纷,一边反复向被告释法,耐心向其释明诉讼风险,建议其继续调整调解方案,先行给付部分款项,以安抚原告一方的情绪。经过多日不懈努力,双方终于达成初步意向,拟共同到法院调解协商,就细节做进一步协商。

然而在调解当日,因原告代理人从外地返穗,核酸结果待出,暂时不能进入法院内部。为了避免反复的奔波、尽快解决纠纷,经请示经办法官,调解员杨旻熹带被告先行前往调解室进行调解,随后又与原告代理人隔着诉讼服务中心大门进行“面对面”沟通,书记员则加快节奏制作调解笔录,及时固定调解成果。

最终,原告一方放弃主张利息及律师费,被告即时转账总标的八成给原告一方,剩下的两成延期支付。收到款项后,原告代理人电话告知经办法官79名业主表示满意,被告亦充分认可处理结果,并感谢法院居中调解,快速化解纠纷。

法官提醒:

预付费消费卡需谨慎

天河区立案庭副庭长黄慧敏法官提醒消费者,在办理预付费消费卡时,切忌被销售人员的“花言巧语”迷惑,一定要保持理性,尽量不要在第一次接触销售人员时就仓促决定购买预付卡。尤其是在节假日“集中花钱、突击消费”的氛围中一定要保持理性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和经济状况,科学理性地选择、购买预付费消费卡。

消费者应妥善保管好预付费消费的合同及凭据。与商家发生纠纷后,及时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也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如遇到涉及受害人员较多、金额较大且情节严重可能涉及犯罪的情况及时向警方报案。

采写:新快报记者杨喜茵 通讯员徐鸿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