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疾控:15日病例感染奥密克戎亚变体,比原始毒株传染性增加30%
发布日期: 2022-02-17 17:57:11 来源: 新快报

新快报讯 2月17日,广州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广州市卫健委副主任陈斌首先就16日新增1例境外输入关联本土确诊病例情况做通报。该病例为2月15日公布病例的密接者,据流行病学调查研判,与本轮疫情前两名病例属同一传播链条。

“刚才陈斌副主任通报的这例阳性病例,包含两个重要的流调溯源信息。”广州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张周斌说,一是此病例与病例1、病例2接触到检出核酸阳性的时间不到2天时间,代际传播速度很快;二是病例1的基因测序结果显示为奥密克戎亚变体BA.2毒株。

张周斌进一步解释说,2月15日,世卫组织就在新冠肺炎每周流行病学报告中指出,亚变体BA.2毒株比原始毒株BA.1的传染性增加了30%,“这在我们这次的疫情中也得到了体现。所以,这两个信息再次验证了前天(15日)我在新闻发布会上说的,24小时内的人群排查、场所管控、核酸筛查对疫情控制十分关键。”

回到疫情防控的角度,张周斌认为,这也提醒我们,除了对密接、次密隔离管控外,对黄码重点人群开展居家健康监测7天3次核酸检测和7天自我健康监测的重要性。

重要性主要体现在“早”和“全”两方面:一方面第1、3天的核酸检测可以将感染者尽早筛查出来,减少家庭和社会层面的传播;另一方面第7天的再次核酸检测和总计14天的健康监测组合拳,能最大程度地保障传播风险期内的全覆盖管理。

张周斌再次强调,目前所采取的风险提示、核酸筛查与市民自我约束相结合的社会防控措施中,在首次核酸检测完成,黄码转为绿码后,市民自我约束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请黄码和收到短信通知的市民,一定做好社区主动报备,配合社区第一时间进行核酸检测;黄码转为绿码后,请一定自觉遵守居家健康监测“两做好一避免一及时”的防疫要求,规范完成剩下的2次核酸检测,这既是守护个人的健康也是守护羊城的健康。

采写:新快报记者 黄闻禹

摄影:新快报记者 毕志毅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