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2月21日,新快报记者从广州市自然观察协会了解到,该协会组织志愿者从2021年10月至今不间断观察记录,发现有黄胸鹀个体在增城区的朱村街越冬,这也是中国观鸟记录中心的记录中,广州区域首次被记录到有黄胸鹀越冬。
黄胸鹀有一个我们熟悉的别名——禾花雀,属小型鸣禽,喜食植物种子。成年的黄胸鹀能长到15公分左右,最具标志性的特征就是胸部具有亮黄色的羽毛,非常显眼。
据广州市自然观察协会志愿者罗海燕介绍,过去每年10月份黄胸鹀都会从亚洲北部地区迁徙到华南地区越冬,珠江三角洲、海南以及雷州半岛是黄胸鹀的“终点站”。在迁徙过程中,黄胸鹀成群聚集,有的鸟群甚至能达到上万只的规模,在中途很容易遭到人为捕杀,特别是南方某些地区将黄胸鹀视为餐桌上一道难得的美食。近年来,黄胸鹀急剧减少。2017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黄胸鹀评级为“极危”。2021年,我国更是将黄胸鹀升级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2019年广州市自然协会开始在广东省范围内进行黄胸鹀越冬地调查,以往黄胸鹀在广州区域只有迁徙季节过境记录,此次是首次被发现黄胸鹀在广州越冬。此次被观测到的越冬黄胸鹀个体主要分布在增城区朱村街的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罗海燕分析,由于近年来增城区朱村街的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市民爱鸟、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不断提高,吸引了黄胸鹀等鸟类的到来。同时,朱村街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内大面积种植的丝苗米为黄胸鹀提供了充足的粮食,因此这里成为黄胸鹀越冬的首选之地。
广州市自然观察协会表示,今后将每周定期开展黄胸鹀保护宣传及保护志愿活动,组织志愿者到朱村街持续观测黄胸鹀的种群数量及受胁因素,将观测数据上传中国观鸟记录中心,并对公众进行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倡导市民群众共同加入保护黄胸鹀的行动中。有兴趣的市民可以通过“i志愿”小程序报名参加。
采写:新快报记者 庄嘉宝 通讯员 臧晓
标签:
-
1科技手段助力公益诉讼 大大提高了办案的效率和精准度
-
2高通宣布新一轮100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 没有设定截止日期
-
3浙江富阳大源镇举办“婆媳同心”主题笔会雅集活动
-
4摩迅科技:“VR云看展”是如何为展会数字化赋能的?
-
5我爱我家志愿者服务队:弘扬抗疫精神 守护社区平安
-
6万亿睡眠市场正在觉醒,福气多智能床展现高端科技
-
7CCBEC 深圳跨境展开启更多线上平台新功能 踏上云之路
-
8联想集团终止科创板IPO 柳传志约1亿元高薪酬传闻四起
-
9技术领先,出行0焦虑,瑞虎7 PLUS新能源闪耀瑶光2025 奇瑞科技DAY
-
10全新换代 全新设计!全新一代瑞虎7 PLUS内饰曝光 科技感、豪华感爆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