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冬奥村里,智能机器人让参会者尽享安全、便利的赛事生活;开幕式上,超高清地面显示系统呈现令人叹为观止的视觉效果;山地赛场,精准的空气监测为比赛顺利进行提供质量保障……
记者从2月22日广州召开的“北京冬奥中的广州科技力量体育科技故事会”上获悉,广州市黄埔区有多家高新技术企业成果在冬奥会疫情防控、视频采录、环境监测等方面落地应用,为冬奥赛事护航。惊艳世人的开闭幕式和精彩激烈的比赛背后,处处可见黄埔科技力量。
助力安全冬奥 科技防疫成就“最美的冰”
“安全”是北京冬奥会对国际社会的承诺。为实现闭环内核酸检测“随采随送随检”,作为冬奥会核酸检测保障的主力军之一的金域医学,携手广州实验室等科技力量推出自主研发的冬奥版“猎鹰号”移动医学检验实验室,日检测产能从原先的1万管增至近3万管。
同样来自黄埔区的企业高新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则是在安防保障方面发挥作用。该公司研发的高新兴立体防控云防系统在北京冬奥会雪上项目主竞赛场地之一河北张家口市崇礼城区、奥运中心区选取多处可180度全方位观看的高点监控,结合其附近的低点监控和车辆、人脸卡口,运用AR技术,打造纵览全局和掌控细节的全方位综合防控系统。
在被称为“最美的冰”的首都体育馆,广州赛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赛拉•智能感控机器人成为冬奥场馆的“防疫管家”,不仅能自动捕捉监测每一位进馆人员的体温,还能代替人工对场馆约45000平方米的区域进行日常消杀。
“这款智能感控机器人是全球首款具备自消毒功能的智能机器人,集消毒、测温、无菌配送等多种功能于一身,被称为疫情防控的特种兵。” 赛特智能技术工程师梁文飞表示,机器人的消杀效率可以达到99.999%,可以连续工作4个小时,然后自己回去充电。
展现精彩冬奥 数字化呈现“中国式浪漫”
天空中悬浮着巨大的中国结、舞者在地屏上走出唯美的“垂柳图”……在本次冬奥会开、闭幕式和国家体育馆等赛场内,众多视效技术、音效技术出自利亚德集团及其旗下的广州励丰文化。
作为全程视觉焦点的LED显示屏,是开、闭幕式的重中之重,也是保证裸眼3D效果的“法宝”。据利亚德集团·广州励丰文化总工程师李志雄介绍,这块地屏共计使用了42208个50厘米的LED模块,组成了总面积7000平方米的舞台核心区域内地屏、南北看台屏等。
“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LED三维立体舞台,为冬奥会实现了14880×7248的像素显示水准,接近8个8K分辨率,可精彩呈现裸眼3D效果。”李志雄透露,这一次播控系统全是采用的国产设备,设备性能比2008年的国外播控设备更加先进、稳定、可靠,打破了国外技术上的垄断,为全世界观众呈现出最完美的视觉效果。
本届冬奥还是全球首次将超高清8K转播技术与系统应用于开幕式、闭幕式的信号制作与转播,来自黄埔的博冠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为这项全球首创贡献力量,提供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8K频道冬奥开幕式/闭幕式直播信号采集技术服务,助力实现“科技冬奥·8K看奥运”。
打造绿色冬奥 走航车助力京津冀“奥运蓝”
由禾信仪器自主研发的大气VOCs秒级多组份走航车也出现在各大赛场周边。车顶的探头就像一只“电鼻子”,可以识别空气中的有害有机物,甚至判断污染源出自什么类型的工厂。该车2017年在国内率先推出,可秒级响应、实时在线监测300多种VOCs(挥发性有机物),快速获得城市VOCs时空分布情况,建立3D污染画像。
“针对不同场景、行业、不同企业的排放特征不同,通过模型计算,结合污染源分布和实时风向以及走航定位污染区域,能够对VOCs的污染源进行实时追溯,精准判定污染区域、行业及可疑污染企业。”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粘慧青说。
据介绍,此次保障工作中,禾信共投入22辆走航车。期间,禾信共发现了近300个异常点位,为政府对排污企业的分级管控提供了数据支撑,实现了大气污染物的有效减排,为赛会期间的空气质量监管指明方向。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应华
标签:
-
1科技手段助力公益诉讼 大大提高了办案的效率和精准度
-
2高通宣布新一轮100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 没有设定截止日期
-
3浙江富阳大源镇举办“婆媳同心”主题笔会雅集活动
-
4摩迅科技:“VR云看展”是如何为展会数字化赋能的?
-
5我爱我家志愿者服务队:弘扬抗疫精神 守护社区平安
-
6万亿睡眠市场正在觉醒,福气多智能床展现高端科技
-
7CCBEC 深圳跨境展开启更多线上平台新功能 踏上云之路
-
8联想集团终止科创板IPO 柳传志约1亿元高薪酬传闻四起
-
9技术领先,出行0焦虑,瑞虎7 PLUS新能源闪耀瑶光2025 奇瑞科技DAY
-
10全新换代 全新设计!全新一代瑞虎7 PLUS内饰曝光 科技感、豪华感爆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