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教授做客广图“羊城学堂”,讲述冰墩墩设计背后的故事
发布日期: 2022-02-26 20:47:42 来源: 新快报

新快报讯 2月26日,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教授、冰墩墩设计团队负责人曹雪做客广州图书馆羊城学堂,以《冰墩墩是怎样诞生的》为题开讲,谈“如何以设计为媒,讲好中国故事”。

“在冰墩墩之前,我们一直在为城市,从广州乃至于到亚洲进行设计。”讲座开头,曹雪就说,他想谈一些冰墩墩背后更深层次的设计理念。首先他以自己设计的广州城市形象LOGO、广州亚洲美食节LOGO等为例,分享设计理念,和他多年来的经验和思考。曹雪教授说,设计师是连接多学科门类、连接人与物的介质,设计师是通过视觉语言进行传播,完成内容和思想的表达,而视觉语言是大家公认的最具有国际化的语言,“纵有万般理论,抵不过一眼之别”。设计师应具有时代的敏锐性,应有丰富的生活体验和思考,设计不仅仅是“术”的展现,还应有“道”的追求,不仅仅是讲中国故事,更是怎样讲好中国故事。

曹雪做客“羊城学堂(摄影:范一鸣)

曹雪介绍由他设计的广州城市形象LOGO(摄影:范一鸣)

谈到冰墩墩设计的成功,曹雪认为有三大要素,即它的文化性思考,艺术性手段以及它的商业性结果。历经10个月不断设计和修改,冰墩墩成了现在公众看到的样子。曹雪还分享了他在早期、中期和后期冰墩墩的创作中讲过的三句话。第一句话是在宣讲会的当天晚上,他说:“或许没有见过冰雪的孩子,反而对冰雪有超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第二句话是在中期修改阶段,团队中有成员坚持不住了,觉得看不到希望,他说:“希望不在别人的眼中,在我们各自的手上”;第三句话就是在冰墩墩载誉归来的时候,在广州美院大礼堂做分享,他说:“任何人都要学会用自己的实力去颠覆别人的成见”。

曹雪表示,关于未来如何讲好中国故事、让设计走出国门,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他希望能早点把团队的经验和故事,从学理上归纳出来,继续去赋能今后的设计和设计教育,这样的路才更长。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讲座正式开始前,曹雪教授先来到了广州图书馆北八楼创客空间,代表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向广州图书馆赠送了一只“冰墩墩”。在现场,曹雪现场演示手绘“冰墩墩”,寄望广大设计从业者、设计爱好者扎实专业知识,充分发挥创意灵感,打造更多具有影响力的“中国设计”。

曹雪在广州图书馆北八楼创客空间现场手绘

随着“冰墩墩”完满完成冬奥任务、“雪容融”即将接棒,3月4日北京冬残奥会的启动正式进入了倒计时。为迎接冬残奥会、让残障读者充分感受奥运精神和气氛,当天广州图书馆创客空间更是为视障小读者组织了一场特别的体验活动。馆员及“口述影像”志愿者为他们详细导览了北八楼创意设计馆“北京冬奥会里的设计美学”书展,讲解冬奥会会徽、体育图标、奖牌、火炬等设计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元素。随后,视障读者在创客空间近距离接触吉祥物“冰墩墩”,并在引导下触摸3D打印模型、聆听3D打印过程的口述影像等方式激发想象,认识3D打印技术原理,并了解广州图书馆创客空间的服务及资源。

视障读者通过触摸感受吉祥物造型设计

据悉,位于广图创意设计馆特设“北京冬奥会里的设计美学”书展,为设计爱好者、普通公众展示相关设计元素书籍,提供设计灵感。书展将持续至3月13日,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当日。后期,广州图书馆还将举办“冬奥会、冬残奥会”主题的特色手工体验活动。

采写:新快报记者许婉婕 通讯员戴颜丽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