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野艺术沙龙,让艺术走进番禺祈福社区
发布日期: 2022-02-27 05:08:42 来源: 新快报

虎年首次艺术沙龙2月26日在广州番禺祈福新邨彩虹画室举行,十多位艺术家均是岭南画派著名画家叶绿野门下弟子。该活动旨在推动岭南画派艺术家交流,让艺术走向社区,为普美教育增添一份力量。

在雅聚中,他们相谈甚欢,欢声笑语中一幅幅精美画作在画家的笔端跳跃出来,他们互相为彼此的作品点缀加笔,一片喜乐融融的氛围在画室里弥漫开来。

既是画家又是祈福居民的刘肖贞表示,此次活动汇聚了十多名叶绿野门下弟子,他们是岭南画派的第三代,在艺坛均有一席之地。通过举办这样的活动,让艺术走进社区、走向大众,为普美教育做出贡献。同时搭建起叶绿野弟子们联系感情的桥梁,让他们在活动进行中加强情感交流。通过艺术交流激发他们的创作活力,为他们的创作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叶绿野的大儿子叶松领衔参与此次活动,他在活动中画了一幅牡丹花,作品中牡丹花色彩浓淡分明。他一共画了三朵牡丹花,一朵运用深红色色调,一朵是淡红色色调,还有一朵是未绽放的牡丹花。叶松表示,画画讲究对比,疏密有致,有大有小,有深有浅,作品看起来有灵性生动。叶松还表示,自小受父亲的影响,长大后走上艺术创作的道路,工作就职于增城工艺厂。如今退休后仍然坚持画画。“画画能够让脑子更加清醒,也是退休后的精神寄托,画画已经融入到我的血液里面。”叶松对记者说。

在画室里,画家梁伟成画的非洲芙蓉用色吸引记者注意。梁伟成表示,他画的非洲芙蓉在华南植物园里可以观赏到,而他画的非洲芙蓉用的是C字型构图,颜色上使用的是橙红色,这跟真实的非洲芙蓉是有区别的。“我画画的原则是看自己的情绪,画画并非摄影,不需要完全照搬大自然里的物像。画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构思进行灵活表达,我使用橙红色是我自己对非洲芙蓉的理解”

在创作中,画家伍于首画的墨梅显得格外显眼,他画的梅花是白色,枝干苍劲有力。伍于首表示,他画的梅花是千年老梅,凌寒独自开,梅花的骨气历来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画梅花也是歌颂梅花的精神。“我画的梅花构图上有疏有密,适当的地方留白,让整幅画看起来错落有致。”

画家陈铭燊画的紫藤充满春天的气息。他表示,中国人的喜气喜欢用大红大紫来表现,用紫藤的盛开来表示春天的到来是他的用意,如今也正值春天到来的日子。他画的紫藤上有两只鸟,使画面更加灵动。“我是希望能够表达春的到来,创作一幅喜气洋洋的画。”

画家骆自强画的石头立体有质感,记者好奇的问为什么石头中间要留一个洞出来。骆自强表示,古时候文人墨客喜欢的奇石讲究的是瘦、透、漏。石头越是奇怪古人越喜欢,又大又圆润反而吸引不了人。所以他画的石头中间漏了一个洞,正是古人喜欢的奇石。

活动完毕,各位艺术家创作颇丰,他们均表示,此次交流活动获益匪浅,以后要常态化,互动化,让岭南画派文化真正进入社区,生根开花。

新快报记者 李超朝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