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不拆真遗存,不建假古董,不随意更改老地名
发布日期: 2022-03-01 21:20:34 来源: 新快报

新快报讯 日前,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在官网发布了《广州市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公开征求意见稿)》。意见提出,不拆真遗存,不建假古董,不随意更改老地名,严格树木迁移,科学选种绿化树种。

到2025年,要实现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8平方米,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基本健全,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比例提升至85%,率先建成“无废城市”,城镇新建绿色建筑比例达100%,星级绿色建筑比例超50%,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绿色出行比例不低于70%,成为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范例。

关键词:协作

快建设广州空铁联运枢纽等

意见提出,加强穗港澳合作,推进广佛全域同城化、广清深度一体化,推进住房、公共服务等资源互利共享,推进与佛山、清远、惠州等周边城市相连通的区域绿色廊道建设。推进大湾区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硬联通”和运行管理“软联通”,加快建设广州空铁联运枢纽、南沙海铁联运枢纽、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促进交通运输结构绿色转型。

此外,加大老旧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改造力度,提升保护既有供水管网,减少供水管网“跑、冒、滴、漏”等水资源浪费现象,建立供水管网智慧化监测系统,降低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打造单元达标、厂网一体、安全高效的污水治理网。

关键词:历史文化

不拆真遗存,不建假古董,不随意更改老地名

意见提出,在城市更新中着力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结合珠江高质量发展部署以及白云国际机场、广州南站等重大基础设施、重点功能平台建设,重点推进一批城市更新项目实施。以越秀、荔湾、海珠为重点,实行连片策划、整体提升,打造高品质街区,创建全国示范样板。

此外,完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建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及传统村落保护制度,加大保护力度,把文物保护管理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实施,不拆除历史建筑,不拆真遗存,不建假古董,不破坏传统风貌,不随意改变或侵占河湖水系,不随意更改老地名,做到按级施保、应保尽保。加大力度推动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力度,实施原址保护,防止改变不可移动文物原状。完善项目审批、财政支持、社会参与等制度机制,探索推动历史建筑绿色化更新改造合理利用,构建融入生产生活的历史文化展示线路、廊道和网络。建立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评估机制,修订《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实施联防联控。严格拆除管理,建立保护项目维护修缮机制,保护和培养传统工匠队伍,传承传统建筑绿色营造方式。

关键词:绿化

严格树木迁移,科学选种绿化树种

意见提出,走科学、生态、节俭的绿化发展之路。上下联动创建四级林长体制,以林长制促进林长治,形成园林绿化、古树名木资源保护发展的长效机制。高标准编制全市绿地系统规划,确保绿化面积只增不减,系统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统筹谋划公园、道路、水系、乡村等绿化建设,串联形成贯通城乡的绿色廊道。均衡绿地分布,构建完善“生态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游园(口袋公园)”的四级城乡公园体系,补齐老城区缺绿短板,提升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严格树木迁移,严肃查处滥砍滥发和违法占绿行为,传承城乡绿化地域风貌。加强森林经营管理,精准提升森林质量,筑牢生态屏障,保护生物多样性。科学选种绿化树种,节俭务实建绿,积极采用榕树等优良乡土树种为骨干树种和基调树种。

3月29日前,公众可提交意见:

(一)书面信函:邮寄至广州市越秀区府前路1号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科技设计处。邮编:510000。

(二)电子邮件:发送至电子邮箱huchangping@gz.gov.cn。

提交意见时留下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以便必要时进一步联系(以单位名义反馈意见的,请加盖单位公章)。

采写:新快报记者王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