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耳日,医生有这些安全用耳提醒
发布日期: 2022-03-03 11:24:08 来源: 新快报

3 月 3 日是第 23 个全国"爱耳日",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举行的大型义诊现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主任张宏征告诉记者,在我国,先天性听力障碍的发病率为 1 ‰ -3 ‰,应当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并呼吁大众在生育前进行耳聋基因检测。另外,他建议市民戴耳机不要太久,不要在太吵的环境中用耳机,以避免过早地出现听力损害。

避免生聋儿,建议婚检筛查耳聋基因

为了预防先天性耳聋,张宏征建议夫妻双方在婚前最好要做常规检查排除影响生育疾病,并筛查耳聋基因。

他特别提醒这些重点人群需筛查耳聋基因:家族中有不明原因耳聋的听力正常人群;已生育一耳聋后代,再生育时;病情需要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人。

如果孩子出生后若不幸诊断为先天性耳聋,他建议及早验配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最佳时期是几岁?对此,张宏征表示,事实上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年龄限制。但是由于语言中枢的问题,如果患者年龄偏大,就错过了语言发育期。一般来说最佳年龄应为 12 个月至 5 岁,在聋儿 5 岁前进行植入是最佳时间,因为孩子听力发育最活跃是在 12 个月到 5 岁左右,这时候是接受语言发育最高峰,过了这个阶段接受语言的能力就明显下降了。若术前患者能佩戴 3 至 6 个月助听器,并进行听力康复训练,将对术后言语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12 岁以上的孩子,因错过了语言发育期,家长应有合理的期望值。所以,建议已经确诊必须要通过人工耳蜗恢复听力的患者家长,尽早为孩子选择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千万不要错过孩子的最佳语言发育期。

保护听力,勿戴耳机太久并调到安全音量

大街小巷、公共场所等,常可以看到戴着耳机听歌的年轻群体,对此,张宏征主任表示,不管哪种类型的耳机,如果使用时间太长、声音太大,都会对听力有损害,因此请尽量让耳机的音量保持在安全音量范围内,应该尽量使用具有降噪功能的包耳式耳机来隔离环境音,尽量不使用入耳式的耳塞。不要长期连续佩戴使用耳机。特别是不要在很吵的环境里用耳机,因为会不自觉提高音量 …… 做到以上这些,将能对听力的损害风险降到最小。

另外,专家提醒关注老年性耳聋,这是继关节炎、高血压之外,全世界发病率第三的老年性疾病。老年性聋是指随着年龄增长而引起的听觉系统的老化和退变所导致的听力下降。对于老年性聋的治疗,首先应该治疗与老年性聋密切相关的基础性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和其他影响心血管功能的疾病等)。其次依据听力损失程度,可以选配各种听觉辅助装置,如助听器、人工耳蜗等。

聋儿植入人工耳蜗可申请 3 万元资助

有相当一部分耳聋患儿需做人工耳蜗植入才能恢复听力,目前,随着我国的听力筛查日益普及,通过医保和各类慈善基金对听障孩子的倾斜资助,越来越多的听障家庭可以通过人工耳蜗植入来解决听障问题。但仍有一部分听障者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

记者了解到,2020 年 12 月,珠江医院联合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共同成立"寻声者"公益救助项目,主要用于帮助贫困的听障患者,特别是低收入家庭的未成年听障患者治疗耳聋、重建听力。每位申请者可获得 3 万元资助,主要用于患者治疗期间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费用。1 年多以来,该项目已救助 20 名困难听障孩童成功完成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治疗,年龄最小的仅 2 岁。其中,18 岁的文涛与 10 岁的文海两兄弟就是项目受益者。如果需要申请资助,或者想加入"寻声者"团队伸出援助之手,帮助更多的困难听障人士重回"有声世界",欢迎联系科室蔡医生【电话:19936650487(微信同号)】。

采写:新快报记者 黎秋玲 通讯员 伍晓丹 韩羽柔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