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日记(464)如何快速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几点思考
发布日期: 2022-03-07 12:20:23 来源:

(作者:叶小蛟 茂名市信宜市水口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员、驻到永村第一书记  派出单位: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

2022年2月18日 星期五 阴

2021年6月28日,按省委安排,省残联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广东省分行联合组团结对帮扶茂名市信宜市水口镇。随后1个月时间里,我们帮扶工作队在镇村干部的配合下,先后邀请华南农业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教授20多人走访了21村(居)委会,详细了解各村人口结构、干部队伍、产业发展、集体经济收入等基本情况,实地察看部分村的种养殖产业基地,与村两委干部就下步工作构想和发展思路进行初步交流。

在调研中,我越来越意识到:乡村振兴必须要先促进村集体经济振兴。

首先精准摸清村里的资产,含已租还有多少年,能收回尽量收回,沉睡没开发的,尽快争取最大经济效益;其次摸清村里还有哪些可以想办法租,村集体可以赚钱的,盘活现状,快速让村集体达10万元以上;再次请专家教授、本地企业家、土专家到村里考察,根据当地气候、水文、土壤等条件适合种什么产物有发展前途,产生更高经济价值。如有建设用地,更要综合利用,让其产生最高的经济价值。

▲早造大肉姜种植基地。

在到永村,我们通过请华农、华南理工、中山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教授,进行了两个月的实地调研。专家们认为,要采取“短平快”方式,最好是种早造大肉姜。我们采用“企业+村集体”的模式,先种植100亩,由企业负责技术、保底收购,村50亩投入50万元,预测每亩利润5000元,到6月份可增收25万元,(资金:村集体16万元,村干部6万元,乡村振兴产业帮扶资金20万元,民间组织狮子会10万元)。这模式引起了水口镇村干部兴趣,目前5个行政村跟种,全镇已种约300亩,为水口镇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打基础。年底再发动百姓跟种,预计增加村民收入20多万元。

▲厂房基地。

第二步,我们计划种80亩澳洲坚果。做这个决定,是因为我们在水口镇红星国有农场看到了前景。该场种植澳大利亚坚果1500亩,并愿意收购坚果。坚果一年育苗,二年挂果,三年丰产,四年每亩收益5000元左右,村集体可增收40万元,大概三年投30万元(资金:乡村振兴产业帮扶10万元,省残联10万元,村集体10万元)。可以有效盘活到永村闲置的80亩山地,还可以带动周边村500多亩山地发展经济,即使我们帮扶工作队队完成任务离开水口镇,也可以为该镇带来固定经济效益。

▲考察澳大利亚坚果种植地。

第三步,我们计划利用到永村集体建设用地,投资150万元建仓库三层半,总面积达1050平方米,目前已有承租公司愿意承租,预计每年收租20万元,6月底前建成。到永村和上陆自然村还有一块3000平方米的争议建设用地,已经争议了十几年,今年通过交流反复思想工作,两村决心放弃争执,采用股份制,各村50%投资和收益,建标准厂房租每平15元,到永村每年可分27万元。

通过以上三个步骤,一件一件事情完成,三年后村到永村集体收入每年将超百万元,达到盘活沉睡土地增值目标,用最小的投入获取最高回报,真正让村集体带动群众致富。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