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不少人认为,俗称"中风"的脑卒中是老人家才会得的病,年轻人不会发生中风。不过,临床上却存在年轻人没有常见危险因素,却发生中风的案例。朱先生是位 37 岁的上班族,在上班过程中突然出现左侧手脚持续性麻木乏力,于是到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门诊就诊,临床经验丰富的神经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戴建武接诊后,诊断患者为脑卒中。经过积极治疗后,朱先生手脚麻木乏力症状好转。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其中缺血性脑卒中(脑梗塞)占我国脑卒中的 69.6-70.8%。尤其是老人家有高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饮酒过量等危险因素时,中风概率明显增大。但是朱先生并不存在上述脑中风危险因素,那是什么原因引起朱先生中风呢?家属无意中提到:朱先生睡觉时经常打呼噜。难道存在睡眠呼吸障碍问题?通过完善睡眠呼吸监测,最终确定导致朱先生中风的罪魁祸首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重度)。戴建武指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是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疾病之一,也是引起中风的危险因素之一。但是这个危险因素往往会被患者、家属甚至医务人员所忽略。及早发现、诊断、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对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降低脑卒中发生率具有重大意义。据戴建武介绍,《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14 版)》推荐: 鼓励有条件的医疗单位对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行睡眠呼吸监测。《中国脑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 2015》推荐:对有睡眠呼吸紊乱的高风险人群进行筛查,有条件时可行多导睡眠呼吸监测。指南认为,如果存在以下情况:打鼾、肥胖、下颌后缩、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白天嗜睡、夜尿增多等,就需行呼吸睡眠过筛试验排查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睡眠初筛仪是临床医生判断患者是否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重要"武器"。戴建武表示,睡眠初筛仪可以通过监测鼻气流、血氧饱和度、脉率指标,并据此生成诊断报告,为中风患者或者想排查中风危险因素人群提供了无创、携带方便的呼吸睡眠过筛手段,为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降低脑卒中发生率提供更多的技术手段。
采写:新快报记者 高镛舒 通讯员 廖温勃
标签:
-
1科技手段助力公益诉讼 大大提高了办案的效率和精准度
-
2高通宣布新一轮100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 没有设定截止日期
-
3浙江富阳大源镇举办“婆媳同心”主题笔会雅集活动
-
4摩迅科技:“VR云看展”是如何为展会数字化赋能的?
-
5我爱我家志愿者服务队:弘扬抗疫精神 守护社区平安
-
6万亿睡眠市场正在觉醒,福气多智能床展现高端科技
-
7CCBEC 深圳跨境展开启更多线上平台新功能 踏上云之路
-
8联想集团终止科创板IPO 柳传志约1亿元高薪酬传闻四起
-
9技术领先,出行0焦虑,瑞虎7 PLUS新能源闪耀瑶光2025 奇瑞科技DAY
-
10全新换代 全新设计!全新一代瑞虎7 PLUS内饰曝光 科技感、豪华感爆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