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春眠真的不觉晓,还是打工人的睡眠时间太少?
正所谓“春困秋乏夏打盹儿”,在这个睡不醒的三月,我们迎来了第22个“世界睡眠日”。据中国睡眠研究会调查数据显示,当前中国有超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与此同时,中国人睡眠时长在呈逐年下降趋势,入睡时间在不断延迟。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科文献出版社等机构共同发布的《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显示,过去10年,国人的入睡时间晚了两个多小时,起床时间也晚了37分钟。睡眠平均时长从2012年的8.5小时缩减到2021年的7.06小时,睡眠时长减少近1.5小时,仅35%国人睡够8小时。
睡眠不仅是繁忙日程表中的短暂停歇,更与身体健康以及人身安全都息息相关,由睡眠质量不佳引起的记忆力衰退、内分泌紊乱、加速衰老和容易激化情绪,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关注睡眠、改善睡眠,迫在眉睫。
■策划:罗韵 ■统筹:梁彧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彧 ■制图:廖木兴
手机不睡我不睡,睡眠拖延已成常态
失眠、易醒多梦、入睡困难和睡眠质量差等是大多数睡眠障碍者面临的问题,其中较为困扰的就是入睡困难。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1年中国睡眠经济行业研究报告》(下称“研究报告”)显示,仅有15.56%的受访者能够倒头就睡,过半受访者需要10-30分钟才能睡着。入睡困难的一大原因,就是睡前拖延,甚至演变成了报复性熬夜——过去两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人们居家时间变多,但整体入睡时间却越来越迟。
睡前拖延的人,都在被什么拖延?据《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的调查,看手机已经成为影响睡眠时长的一大因素,在询问“因花时间在手机上而导致失眠”的情况时,31.19%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有时”,18.73%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总是”,仅7.98%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几乎从不”。在询问“每天睡觉前看一会儿手机”的情况时,53.65%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总是”,20.15%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有时”,仅2.61%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几乎从不”。且年龄越小的被调查者,被看手机拖延睡眠的比例越高。在中国睡眠研究会等机构发布《2022中国国民健康睡眠白皮书》(下称“白皮书”)中,超六成被调查青少年用睡眠时间来玩手机、打游戏和追剧。
总是不够睡的打工人,靠茶和咖啡“续命”
《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还指出,职场人群入睡时间普遍较迟,而且大部分职场人士表示“没睡够”。职场人士在被问及到每周是否有感到睡眠不足的情况时,有11.33%的职场人士感到自己睡眠严重不足,44.83%的职场人士每周有1-2天睡眠不足,20.20%的职场人士每周有3-4天睡眠不足,没有睡眠不足情况的人占19.21%。
睡眠不足的职场人士怎么办?饮茶或咖啡来提神便成了习惯。在被问及一个月内为了提神而饮茶或咖啡的次数时,几乎每天都有饮茶或者咖啡习惯的占比为11.33%,每周4-6次的占比为14.29%,每周1-3次的占比为26.11%。
这与职场人群工作时间较长、所承受的精神压力较大有着密切关系。报告中指出,有42.35%的受访者每天工作或学习时长超过8个小时,其中3.54%的受访者每天工作或学习时长在12个小时以上。
而当前,精神压力已经成为影响国人失眠的首因,占74.1%。“内卷”抢走了打工人的睡眠,更有可能造成打工人的疯狂式熬夜——白天上班起不了床,好不容易上了班因为睡眠不足而导致工作质量下降要加班,加班后回到家面对疲惫的感觉顿感崩溃,信誓旦旦地说“今晚一定要早睡”,可躺到床上后,眼睛和手指又仿佛有了自己的想法,这就是当代职场人士的真实写照。
边睡眠焦虑边继续熬夜,为睡眠经济带来新商机
中国国民对自身睡眠状态关注度越来越高,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趋势下,对睡眠健康的科学管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据艾媒咨询《2021年中国数字健康管理行业发展研究报告》数据显示,中国数字健康管理用户第一大诉求就是改善睡眠,占57.4%。尤其是对于年轻人群,睡眠状态检测、睡眠质量报告分析是他们在使用助眠APP时爱用的功能。
除了利用科技,保健品也是他们青睐的用来改善睡眠的途径之一。数据显示,购买过助眠产品的人群中,年龄22-40岁的人群占比为84.3%,而购买过睡眠保健品的人群中年龄为26-40岁的人群占比则为66.3%,褪黑素已经成为很多年轻人桌头的必备。
年轻人一边在为睡眠焦虑,一边却总能发现夜的精彩,继续熬夜。据“白皮书”调查显示,年龄在19-35岁的人群,熬夜至零点以后的超过了六成。数据还显示,2021年,80.88%的受访者在近半年里有熬过夜,其中43.09%表示熬夜是主动选择,77.05%表示熬夜频率在每周1-4次。
助眠产品边界不断拓展,实际功效屡遭质疑
睡眠质量的下降也推动了睡眠市场的发展。我国睡眠经济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行业发展进入快速期,预计未来随着睡眠产品市场渗透率不断提高,产品的边界不断拓展,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增长趋势。
调节睡眠的食品/保健品、更符合人体工学的睡眠寝具、帮助入睡的APP、监测睡眠质量的智能硬件等,都是当代睡眠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睡眠经济不只有产品,提供睡眠咨询服务的沙龙、提供助眠服务的“哄睡师”,乃至曾经风靡全网的ASMR——一种通过录制带来感官刺激声效达到助眠安定效果的视频表现形式,都是睡眠经济的衍生品。
以睡眠寝具中的床垫为例,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双11期间,该类床垫在天猫、京东、苏宁床垫类目销量中都位居前列,其中细分的电动/智能床垫、乳胶床垫、弹簧床垫、儿童床垫、椰棕床垫,成绩也都是榜单前列,显现了睡眠经济的持续向上增长力。
睡眠经济的膨胀,也反映出我国成年人对睡眠障碍的焦虑。寻求助眠产品的帮助,可实际作用却不尽如人意。据研究报告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网民认为睡眠经济存在产品实际助眠效果弱、产品价格虚高与价值不匹配和行业监管不严格的问题。在1516位受访者中,对其使用过的助眠产品的效果总体评价一般,而细分到各类型产品中,数据结果也类似。可见虽然当前市场上的助眠产品层出不穷,但较多产品的真实功效仍受到广大消费者的质疑。
尤其是像失眠贴、睡眠喷雾这一类“黑科技”助眠产品,经常被诟病是“智商税”。这其中一大原因是因为睡眠问题本身成因复杂,当前市场上的助眠产品较难实现“千人千面”,直击每个人差异化的睡眠问题痛点。
再者,黑科技助眠产品要真正用于助眠,首先需要保障检测数据达到医疗级精准性,其次需要考虑数据如何帮助用户解决实际和复杂的睡眠问题,高要求的技术壁垒成为了大多数助眠产品难以逾越的鸿沟。
与其选择助眠产品,不如自我放松来改善睡眠
从科学的角度出发,成人睡够7-8个小时,高中生睡够8个小时以上,初中生睡够9个小时以上,小学生睡够10个小时以上,是比较健康的睡眠。尽管越来越多人选择消费助眠产品来改善睡眠,但更多的人还是偏好以自我放松为主的改善方式。
而养成良好睡眠习惯和改善睡眠环境也是不错的途径,不妨为自己制定一个睡前时间表并坚持执行,久而久之就能形成新的睡眠习惯。除此之外,至少在睡前30分钟,远离手机和任何发光的屏幕,最好是在没有它们的情况下入睡,让睡眠不再因为手机而拖延。
除此之外,运动也有助于提升睡眠质量。据中国睡眠研究会联合相关机构发布的《2021运动与睡眠白皮书》显示,在每天都运动半小时以上的受访者中,有近六成对自己的睡眠质量评价为“非常好”与“比较好”,每周运动一次以上的受访者受失眠困扰的比例仅为10%。每周进行3次以上、每次3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运动能够让你起得更早、睡得更好。早上进行塑身、呼啦圈、跳绳、普拉提等运动的人和晚上做瑜伽、太极拳、交谊舞、健身操等运动的人,能够较快地进入睡眠状态,而球类运动及平板支撑则更有助于深度睡眠,让你睡得更香更踏实。
睡眠问题每年都会在世界睡眠日上热搜,目的是要引起人们对睡眠重要性和睡眠质量的关注,提醒人们要关注睡眠健康及质量。然而问题仍未解决。为了改善睡眠问题,我们不能只在这天关心睡眠,而是要时刻关注——一夜好眠值千金,良好睡眠金不换,好梦。
■数据来源:中国睡眠研究会《2022中国国民健康睡眠白皮书》、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x喜临门睡眠研究院《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艾媒咨询《2021年中国数字健康管理行业发展研究报告》、艾媒咨询《2021年中国睡眠经济行业研究报告》、中国睡眠研究会x慕思寝具x Keep《2021运动与睡眠白皮书》、喜临门睡眠研究院《2021喜临门中国睡眠指数》
标签: 被调查者
-
1科技手段助力公益诉讼 大大提高了办案的效率和精准度
-
2高通宣布新一轮100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 没有设定截止日期
-
3浙江富阳大源镇举办“婆媳同心”主题笔会雅集活动
-
4摩迅科技:“VR云看展”是如何为展会数字化赋能的?
-
5我爱我家志愿者服务队:弘扬抗疫精神 守护社区平安
-
6万亿睡眠市场正在觉醒,福气多智能床展现高端科技
-
7CCBEC 深圳跨境展开启更多线上平台新功能 踏上云之路
-
8联想集团终止科创板IPO 柳传志约1亿元高薪酬传闻四起
-
9技术领先,出行0焦虑,瑞虎7 PLUS新能源闪耀瑶光2025 奇瑞科技DAY
-
10全新换代 全新设计!全新一代瑞虎7 PLUS内饰曝光 科技感、豪华感爆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