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荒地迎来“农科米” 古水镇春耕春种正当时
发布日期: 2022-03-22 17:05:27 来源: 新快报

新快报讯 春分刚过,在肇庆市广宁县古水镇下蚌村国道旁边的一片农田上,村民正在田里忙个不停,有的在耙田、有的在播种育秧、有的在搭育苗棚……这正是佛山市驻古水镇工作队(下称工作队)积极推动的100亩丢荒地项目,联合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古水镇政府、广东中军农业科技集团的特色稻米项目落地古水镇的春耕场景。

今年开年后,工作队牢牢把握产业发展年的目标和任务,提早布局,抓好农业生产,多措并举加快春耕春种。在对古水镇进行深入调研后,工作队发现下蚌村在国道沿线有约100亩的丢荒地,比较适合种植稻米,于是向古水镇政府提出希望在下蚌村引入省农科院稻米项目。经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古水镇党委政府和驻镇工作队深入研究和论证,大家一致认为在下蚌村发展农科稻米项目大有可为。

据了解,古水镇农科稻米项目选用高档丝苗米新品种,省农科院将提供栽培技术和指导,目标产量平均亩产400公斤,每公斤高档品牌丝苗米品种稻谷价值将增加1-2元。项目将全面采用丝苗米绿色栽培技术,亩均化肥、农药使用量降低20%以上,每亩可降低成本50元以上,每亩净利润合计增加950元以上,100亩种植每年两季可增加利润19万元以上。

而且,农科稻米项目将进一步加大广东丝苗米品种在古水镇的推广使用力度,满足人民群众对稻米品质的更高要求,同时降低泰国香米等的进口量和依赖程度,为古水镇稻米产业带来较为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采写:新快报记者 赖妍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