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视频↑↑,看现场花絮
新快报讯 建世界级生态水脉、国家级文化公园,打造“国际文旅度假胜地”!3月29日上午,桑园围水脉规划发布暨南海大地艺术节启动仪式在樵山文化中心举行。会上重磅发布了桑园围水脉规划,提出将整合联动西樵、九江、丹灶三镇资源,打造中国智慧的生态文明绿脉,岭南文化的传承创新文脉,水乡人居的美好生活水脉。此外,首批12项桑园围水脉重点文旅项目签约,桑园围水脉代表项目——南海大地艺术节正式发布。
活动现场
“桑园围水脉规划最大的亮点和特色在于其突出了文化引领与生态优先,通过跨区域、跨领域的方式,把文化、生态、人文等各项要素综合起来,促使规划更具生命力。”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表示,桑园围水脉规划的实施落地,能进一步推动南海区的城产人文融合,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为城乡融合改革创新实验区的建设树立榜样。
溯源:
桑园围孕育出桑基鱼塘,开启了中国工业文明
现场,一则以水墨手绘的艺术方式,讲述桑园围的前世今生的视频拉开了桑园围水脉规划发布暨南海大地艺术节启动仪式帷幕。
据了解,桑园围始建于宋,兴盛于清,因围垦灌溉而“生”,因合围防洪而“盛”,逐步形成中国古代最大的基围水利工程,被称为“粤东粮命之区”“蚕桑千里沃壤”,不仅孕育出闻名遐迩的桑基鱼塘,催生珠三角蚕桑经济,还开启了中国工业文明,成为了通达内地连接世界的海丝节点,影响全国的思想发源地。
历经近千年风雨洗礼,桑园围至今仍保障当地的灌溉供水和防洪排涝安全,默默守护一方百姓。2020年12月8日,桑园围入选第七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成为首个以基围水利为主体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填补了广东省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空白。
2021年,南海区扛起为广东省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探路重大使命,提出以“桑园围”为起点,连接12条河涌,8个文旅景区,44个乡村,全长58公里的“桑园围水脉”复兴计划。
今年,南海持续发力,本次发布的桑园围水脉规划整合联动西樵、九江、丹灶三镇资源,通过区域联动发展、保育自然生态、振兴岭南文化、示范乡村振兴,打造成中国智慧的生态文明绿脉,岭南文化的传承创新文脉,水乡人居的美好生活水脉。
规划:
多元业态融合,打造国际文旅度假胜地
此次桑园围水脉规划主要集中在南海区境内,涉及延线水脉58公里,规划面积16.29平方公里。
规划提出以“世界级生态水脉、国家级文化公园”为愿景,以“国际文旅度假胜地”为定位,按照世界水准、国内创新,打造国际文旅度假胜地,其中包括打造8个全生态的生境公园,8条乡村振兴精品示范村,11个主题文旅场景、4段特色水上体验项目、一套游径体系。
“桑园围已经是一个世界级的文化IP。”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袁奇峰认为,桑园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代表南海延续千年的生态营建理念,是展现人与自然交融共生的世界级典范。
据悉,规划将链接西樵山、金沙岛国家湿地公园、渔耕粤韵、仙湖、翰林湖、丹灶千亩田园、九江外滩、西岸森林公园等区域生态节点,依托“山水林田湖草”,在沿线打造8个生境公园,为市民提供“林地郊野休闲、生态农业科普、滨水湿地休闲”的生态产品。
位于西樵山南麓的万亩桑基鱼塘
同时,规划计划以樵山桑基水乡为基础,在仙岗村、苏村、松塘村、简村、碌舟村、大同村、烟桥村、下东村8个村以“乡村生态博物馆”为理念打造精品示范村,助力乡村振兴。
文旅规划是桑园围水脉规划的核心,规划将水脉分为5个河段,分别是樵湖段、银河段、官山段、河清段、儒林段,并在不同的河段上设置文旅场景,共11个。
在不同的河段上设置文旅场景,共11个。
此外,桑园围水脉联通12条河涌,规划将在沿线打造四段特色水上体验,分别是以水上花道和水岸花市为特色的氢能船上的“氢舟游”;以粤剧为特色的“红船游”;以渔乡生活为特色的“画舫游”;以龙舟为特色的“龙舟游”。
规划还将构建以“一条贯通水脉的滨水碧道+一套环西樵山立体游径+八段特色主题文道”于一体的游径体系,该体系也是桑园围水脉规划的全域旅游游览路线。
活动现场,一批文旅、新产业、公共配套项目集中签约,九江、西樵、丹灶三镇的镇长介绍各镇的文化旅游特色资源、发展构想和重点推介项目,桑园围正释放着大招商、招大商的信号,多元业态也为其注入新动能。值得一提的是,“艺术在樵山2022-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作为桑园围水脉规划的重要文旅项目之一也于当日正式启动。
一批文旅、新产业、公共配套项目集中签约
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首期举办范围聚焦于南海区西樵镇,选择具有典型历史风貌、人文特征、民风民俗、生产生活痕迹的村庄落地,通过多个艺术项目,串联起观览动线与行旅体验,链接本地文化热点与文旅资源,带动全域性旅游,带动本地发展,激活乡村活力,预计在今年秋冬季对外开幕。
决心:
脚踏实地,把现代化活力新南海推向新高度
对南海区而言,实施桑园围水脉规划是南海区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时代赋予的使命。
省委于2019年批准南海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对南海的高质量发展寄以厚望。其中,推进实验区建设少不了要塑造与经济实力相得益彰的文化魅力。
为紧抓这一历史机遇,2021年10月,党代会报告中提到,保护好利用好桑园围、西樵山采石场遗址等文化遗存,大力推动广府文化(南海)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全力打造“博物馆之城”“功夫之城”,让城市更有底蕴、更加灵动;2021年11月,人大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保护好古树名木、古建筑遗迹、文化景观等城市文脉。
当日 ,桑园围水脉规划的实施落地,将能为南海区整个城乡融合改革创新实验区的建设作出榜样,走出新路子。顾耀辉认为,城市建设与社会治理的核心离不开城产人文融合,而桑园围水脉规划恰恰在“水脉、商脉、人脉、文脉”四个方面都有所体现。
其中,就城市建设而言,南海区提出要打造“七湖两湾一站一园”的城市建设平台,桑园围水脉规划里已包含“两湖”(仙湖、听音湖)、“两湾”(儒林湾、南海湾),证明其思路是相统一的。
据统计,桑园围水脉规划共有29项再建类项目,22项招商类项目,12项签约项目。接下来,南海区将立足高站位谋划全局的思路,按照城市总体规划,推进各项项目顺利落地。
推进规划落地的同时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好生态文明思想?南海区区长王勇表示,南海区将从“山水相依的形态、自然和谐的状态、三产协同的业态、转型升级的动态、融入湾区的姿态、务实进取的心态”六个方面贯彻生态文明的思想。“我们一定要务实创新,脚踏实地,稳中求进,踏踏实实把现代化活力新南海、高质量发展的新南海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佛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倪谦,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陈新文,佛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方华刚,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南海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勇等领导嘉宾出席了会议。
链接:
本次共有12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助力桑园围水脉规划加速落地,分别是:
1、西樵山田园创客项目;
2、“西樵山奇妙夜”天湖夜游项目;
3、奇妙丝厂 南海1872 The S factory 项目;
4、诗意海寿——“相见欢·岛屿宿集”项目;
5、佛山耕山小寨田园俱乐部二期项目;
6、丹灶镇全域旅游研学开发项目;
7、华南预制菜产业园项目;
8、佛山市恒创智谷产业园项目;
9、瞪羚动力谷产业项目;
10、金融授信战略合作项目;
11、5G旅游战略合作项目;
12、旅游消费“云闪付”合作项目;
文/图:新快报吕晓如 拍摄/剪辑:陈雨墨
通讯员 南宣
标签:
-
1科技手段助力公益诉讼 大大提高了办案的效率和精准度
-
2高通宣布新一轮100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 没有设定截止日期
-
3浙江富阳大源镇举办“婆媳同心”主题笔会雅集活动
-
4摩迅科技:“VR云看展”是如何为展会数字化赋能的?
-
5我爱我家志愿者服务队:弘扬抗疫精神 守护社区平安
-
6万亿睡眠市场正在觉醒,福气多智能床展现高端科技
-
7CCBEC 深圳跨境展开启更多线上平台新功能 踏上云之路
-
8联想集团终止科创板IPO 柳传志约1亿元高薪酬传闻四起
-
9技术领先,出行0焦虑,瑞虎7 PLUS新能源闪耀瑶光2025 奇瑞科技DAY
-
10全新换代 全新设计!全新一代瑞虎7 PLUS内饰曝光 科技感、豪华感爆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