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一辆满载桑树苗的货车开进阳江阳春市合水镇高塘村,13.8万株桑树苗的落地和计划建设的蚕房,坚定了村民种桑养蚕的信心,打响了合水镇蚕桑产业振兴的“第一枪”。
建设蚕桑产业带、打造坚果产业链、兴办名贵苗木场、扩大春砂仁种植……驻阳春市合水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下称“驻镇工作队”)进驻后,结合当地资源和产业优势,因地制宜培育特色富民产业,推进蚕桑产业“补链强链”,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农民积极拓宽增收渠道,让合水乡村振兴底色更新、成色更足。
科技惠农 良种良技助农拓宽增收渠道
绿宝石苦瓜、靓丽蒲瓜、新星101番茄、粤油390花生……2月24日下午,在合水镇平东村田间地头举行的驻镇帮扶春耕菜种捐赠仪式上,免费发放的优良品种和技术资料让村民们大开眼界,热情高涨。
合水镇党委副书记、驻镇工作队队长狄银波告诉新快报记者,合水镇是农业大镇,为帮助农民抢抓春耕好时节,更好地掌握农业种植技术,不断拓宽增收新渠道,工作队邀请省农科院的科技特派员团队对春耕备耕生产进行技术指导和种子捐赠活动。
“我们带来的种子都是省农科院示范推广的农业新品种,品质优良、效益较高,对农民增产增收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省农科院驻合水镇科技特派员晏育伟说,将新技术、新品种送到农户手中,既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落地,也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春回大地,合水镇乡村处处生机盎然。“我们村有三处高标准农田,加起来有1000多亩。”平西村党总支书记冯芳说,其中一处面积400多亩的连片农田,由一家种植专业合作社接手,除了冬种蔬菜,主要种植水稻,耕、种、收都是机械化作业。
“租金为前三年每年每亩800元(政府补贴500元+合作社租金300元),后三年租金每年每亩不少于800元……”在潭震村委会,新快报记者在一份“垦造水田复耕合同”上见到,该村将垦造水田600多亩交给志帮种养专业合作社复耕种植,合同期限为6年。
“全镇计划春耕春种总面积2.7万亩。”狄银波表示,合水镇早部署早行动,春耕备耕工作已全面展开,送政策、送技术、送服务,指导农民抓好春耕生产,切实帮助群众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确保当地农业生产开好头起好步。
产业富农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2月23日下午,在家门口迎来了13.8万株优质桑树苗,合水镇高塘村蚕桑产业带头人林善筹心里乐开了花,“信心更足,更要放开手去干,带动更多人一起发展。”
2021年,由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牵头,携手广新控股集团组成的驻镇工作队正式进驻合水镇以后,在走访调研中发现,合水镇作为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镇(蚕桑),由于养蚕容易得病造成失收和蚕茧价格缺乏保障等问题,导致桑园面积及蚕茧产量萎缩较大。
“把桑树苗送到村里,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对产业帮扶有信心。”狄银波说,工作队充分发挥帮扶成员单位优势,积极推进蚕桑产业园(一期)建设,广东丝纺集团支持建设小蚕共育基地和优质原种蚕基地,蚕茧生产示范基地,助力合水镇蚕桑产业振兴。
与此同时,经驻镇工作队努力,由广新控股集体筹资建设的香云纱晒莨场项目落户潭震村。“除了增加农户土地租金收入,还将为村民提供一批就业岗位。”驻镇工作队队员、潭震村驻村第一书记巫卫文说,以前村集体经济收入约有3万元,该项目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十几万元的收入。
“过年前就有不少村民报名,想在家门口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潭震村委会副主任赖学洁说,村民在香云纱晒莨场务工,一个月可以挣到四五千元,比种田轻松,连外出务工的人也不想出去了。“还有其他自然村找我们,希望把第二个晒莨场建到他们村里去。”
全镇桑树种植面积2万亩、绿化苗木面积1.4万亩、坚果种植4600余亩、春砂仁种植面积2800亩……狄银波表示,根据合水特色优势产业,驻镇工作队明确将蚕桑、坚果、苗木、春砂仁作为产业重点提升发展方向,加快形成蚕桑产业带、打造坚果产业链、兴办名贵苗木场、扩大春砂仁种植,鼓励农民参与产业发展,多渠道增加收入。
点面融合 三大片区打造乡村振兴亮点工程
乡村振兴,要留得住青山绿水,要留得下乡愁记忆。
走进依山傍水的合水镇平北村,新快报记者登上了一座陡峭的山峰,居高临下,漠阳江仿佛就在脚下流过。“自然风貌保留比较完整,山水田园风光非常独特。”驻镇工作队队员、平北村驻村第一书记邓宗铭说,平北村整村纳入春北山水画廊风貌带,发展生态旅游的潜力很大。
今年,阳春市提出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两心六组团”布局,力争年内成功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其中“一核”就是漠阳江百里画廊景区,“一带”则是漠阳江风光休闲旅游带,“六组团”包括春湾—凌霄岩喀斯特休闲度假组团、鸡笼顶高山草原户外组团、鹅凰嶂温泉生态度假组团、马兰风光田园休闲组团等。
阳春市副市长冯帮邢表示,当前,阳春市协调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分类施策、以点带面,春北片区依托国家4A级旅游景区凌霄风景区,建设春北农旅融合发展示范片,带动周边镇村民宿等旅游产业发展;春南片区引进有实力的央企合作,打造马兰乡村振兴综合体实践区;春中片区采用引进社会资本的模式,开展农产品种植、春砂仁等品牌塑造、农产品加工、观光营地和新农村建设,打造市乡村振兴现代创意园。
“通过这三大片区,探索三种发展模式,打造乡村振兴亮点工程,带动全市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冯帮邢说,阳春正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加快打造春砂仁、夏威夷果、蚕桑、柠檬、优质稻、鱼苗孵化、生猪、果蔬八大产业带,奋力推进实现阳春全域乡村振兴。
采写: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
图片:新快报记者 王飞
标签:
-
1科技手段助力公益诉讼 大大提高了办案的效率和精准度
-
2高通宣布新一轮100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 没有设定截止日期
-
3浙江富阳大源镇举办“婆媳同心”主题笔会雅集活动
-
4摩迅科技:“VR云看展”是如何为展会数字化赋能的?
-
5我爱我家志愿者服务队:弘扬抗疫精神 守护社区平安
-
6万亿睡眠市场正在觉醒,福气多智能床展现高端科技
-
7CCBEC 深圳跨境展开启更多线上平台新功能 踏上云之路
-
8联想集团终止科创板IPO 柳传志约1亿元高薪酬传闻四起
-
9技术领先,出行0焦虑,瑞虎7 PLUS新能源闪耀瑶光2025 奇瑞科技DAY
-
10全新换代 全新设计!全新一代瑞虎7 PLUS内饰曝光 科技感、豪华感爆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