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特色美食、森林公园、千亩睡莲、花木长廊……一条十公里美丽乡村风貌带跃然纸上,将推动阳江市阳东区合山镇特色农业与文旅资源串珠成链,打造乡村旅游的新名片。在阳江市驻合山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协助下,合山镇积极谋划农文旅乡村振兴项目,以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为抓手,按照“一带二村三产业”布局,绘就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蓝图,积极探索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春耕忙
种粮大户实现产加销“一条龙”
“作业亩数61287,作业小时1022……”日前,新快报记者来到合山镇那石村,种粮大户、致富带头人梁光弟点开手机上的一组数据说,从他购买第一台植保无人机开始,到现在拥有五台无人机,累计作业面积超过6万亩,其中近一半是为别人服务。利用无人机设备,一小时可以播种五六十亩,既解决了劳动力问题,又实现了水稻规模化种植。
“今年我们要种1000多亩的水稻。”梁光弟说,目前合作社除了用以播种、施肥、喷药的无人机等设备,还引进了机械化育秧生产线,购买了大米加工设备,“从种田到加工,设备基本都有了。”与此同时,他为自家大米注册了“北塔桂”商标,得名自阳江市区的历史文化坐标“北山石塔”,从而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经营。
去年6月28日,由阳江市农业农村局牵头,联合阳江市供电局、阳江市公路事务中心、阳江水务集团、农行阳江分行、中国邮政集团阳江分公司组成的驻合山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正式进驻后,一边大力推动农村土地流转,一边引进种粮大户承接撂荒地,有效激活农村闲置土地,有序推进复耕复种工作。
“农户最担心的就是农产品卖不出去。”驻镇帮扶工作队队长梁志远说,为此,工作队积极争取帮扶成员单位支持,向合作社、种粮大户采购大米,“以购代帮”助农增收,激发农户种粮的积极性。通过帮扶成员单位及时开展消费帮扶,梁光弟消除了心中的顾虑,“工作队帮我们把大米推出去,是真的好!”
产业兴
乡贤闻果香返乡做果农
合山镇作为阳江市东北部交通枢纽和经济贸易中心,是国家重点镇、广东省中心镇、工业卫星镇和阳江市宜居镇之一。进驻合山镇后,驻镇帮扶工作队深入全镇13条行政村、1个社区进行走访调研,结合镇村实际,因地制宜探索乡村振兴有效路径。
“农业没有形成较大规模的产业,农村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梁志远介绍,工作队通过调研发现,合山整体基础较好,但产业相对单一、分散,在“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如何发展富民产业,提升合山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驻镇帮扶工作队大力引导社会资本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落户合山,示范带动当地产业振兴。目前,已引进三家现代农业公司落户合山,其中,阳江市园保农业公司在里寮村委会永兴村建设加州淡水鲈鱼养殖基地,占地面积500亩,项目正在建设中,有效促进村集体和村民增加收入。
在合山镇那石村,阳江市原色农业公司盘活80余亩丢荒地,打造圣女果种植基地,去年种的圣女果,今年3月开始上市。预计每亩年产量可达3000-4000公斤,每亩年收入可达6万-8万元,每年为村民增加每亩500元的租金收入。“尝过,好甜!”在基地务工的村民梁业富笑着说,他和老伴都在这里干活,两人每月可以挣到6000元。
“百香果可以卖鲜果,大果能卖到15元一斤,还可以加工成果酱、果汁,市场前景不错。”在合山镇那梢村,返乡发展百香果种植的钟良伟连声感谢梁志远“牵线搭桥”。原来,通过驻镇帮扶工作队努力,阳江市乔丰农业公司在合山打造黄金百香果种植基地,吸引了钟良伟回乡投资兴业,在工作队帮助下,解决了种苗问题,由企业提供技术指导。
在现已种植百亩百香果的基础上,钟良伟还计划利用周边三四百亩闲置土地扩大种植规模,“农业是朝阳行业,又有政府的支持,我们才有这个施展的机会。”
乡村美
农文旅融合探索发展新路径
21日上午,梁志远带着工作队队员,和合山镇有关负责人一行来到里寮村,走进困难户及五保户家中,把崭新的衣服、棉被等御寒物资送到村民手中。
入驻合山镇后,驻镇帮扶工作队经过筛查,共筛选出5户有劳力易返贫监测户和2户无劳力易返贫监测户。对易返贫监测户及时开展“回头看”,因户施策,根据每户实际情况,采取产业帮扶、发展生产、教育补助、就业奖补、大病救助、住房保障等针对性帮扶措施,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基础上,驻镇工作队协助合山镇谋划以新型农业以及文旅产业发展为龙头,以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为抓手,按照“一带二村三产业”布局,促进合山镇产业发展和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提升,为合山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其中,“一带”是打造从丰垌村到那梢村的乡村振兴示范带;“二村”即将两条基础比较好的行政村打造成为乡村振兴示范片,分为那石农业示范片和丰垌文旅示范片;“三产业”是通过政策扶持、政府引导,在乡村振兴示范带中着重提升新型技术型农业产业、传统文旅产业、特色花木园艺产业。
莲池里,妇女忙着采摘含苞待放的睡莲,采回来的新鲜睡莲经过简单包扎,等待装车销往外地。在丰垌文旅示范片,丰垌村通过流转丢荒土地,引入企业建成千亩睡莲基地,主要种植台湾九品香水莲花和印度蓝莲花等观赏性莲花,一年四季随种随收,每天产量高达1万-1.5万扎,年产值1200多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点”。
“一天可以做六七百扎,收入有100多元。”60多岁的村民钟阿姨在基地扎花,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每天都有新鲜的睡莲送到广州。”在龙庆书院里,村民张道区一边表演插花,一边说,周末来玩的游客比较多,“去年五一假期,一天有两三千人。”
梁志远表示,合山镇立足资源禀赋,深度融合当地特色农业与文旅资源,目前正在集中连片打造“丰多采农业基地—沿江路美食休闲街—森林公园—龙庆千亩莲花基地—四公里花木长廊”十公里美丽乡村风貌带,探索形成农文旅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
采写: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 图片:新快报记者 王飞
标签:
-
1科技手段助力公益诉讼 大大提高了办案的效率和精准度
-
2高通宣布新一轮100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 没有设定截止日期
-
3浙江富阳大源镇举办“婆媳同心”主题笔会雅集活动
-
4摩迅科技:“VR云看展”是如何为展会数字化赋能的?
-
5我爱我家志愿者服务队:弘扬抗疫精神 守护社区平安
-
6万亿睡眠市场正在觉醒,福气多智能床展现高端科技
-
7CCBEC 深圳跨境展开启更多线上平台新功能 踏上云之路
-
8联想集团终止科创板IPO 柳传志约1亿元高薪酬传闻四起
-
9技术领先,出行0焦虑,瑞虎7 PLUS新能源闪耀瑶光2025 奇瑞科技DAY
-
10全新换代 全新设计!全新一代瑞虎7 PLUS内饰曝光 科技感、豪华感爆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