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日记(486)赠购帮扶模式,让山区胡须鸡变身乡村振兴“战斗鸡”
发布日期: 2022-04-08 12:10:13 来源:

(作者:潘力达 驻韶关南雄市澜河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员  派出单位:南雄市人民法院)

2021年12月16日 星期四  晴

一大早,工作队就驱车沿着盘曲山间小路,行驶在前往上矽村路上。随行的还有一辆小型载货汽车。“上午先到上矽村发放育种鸡苗,下午具体是这样……”队长邱万锋借着开车间隙,向身边工作队队员们再细化布置今天帮扶工作具体安排。

弹指一挥间,工作队开展工作快5个月了。我们这支由南雄市法院等14家帮扶单位组成的帮扶工作队,带着对山区的热爱,扎根对口帮扶澜河镇,积极履行帮扶职责,踏踏实实地为群众办实事。

澜河镇位于韶关南雄市西北,竹林资源丰富,村民多养殖胡须鸡,积极发展林下经济。胡须鸡是镇里的传统产业之一,亦是工作队产业帮扶主攻方向,在工作队的帮扶下,澜河镇胡须鸡规模由1.2万增长至2万只。

▲在工作队的帮扶下,澜河镇胡须鸡规模由1.2万增长至2万只。

9点30分,工作队穿过叠山,来到澜河镇上矽村。下车后,工作队先与镇村干部对接工作,组织村民先到村委会议室进行“养鸡育苗”培训,并分发学习资料。培训会上,镇农技站技术员张宗发主任,从养殖环境选择、养殖技巧、常见鸡疾病预防及治疗方法等理论方面,仔细向脱贫户们讲解相关知识,并用带来的胡须鸡做教具示范,详细介绍鸡的生理特征和身体结构,细心解答如何诊断辨别鸡的常见疾病,如何给鸡打针、喂药等。给在场脱贫户群众做一次系统讲解和示范。

讲解结束后,工作队与镇村干部按照事先拟定的分发方案逐一分发1300只胡须鸡鸡苗。“终于领到鸡苗了,期盼好几天的‘鸡宝宝’终于来了!”脱贫户郭五连领到鸡苗后笑得合不拢嘴,“养好胡须鸡,挣够家用钱!”

上矽村位于澜河镇西南深处,海拔800米,居民居住较为集中,但进山出山,交通不便。加上缺乏产业支持,多年来,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谋生,村里也没有多少地可供耕作。工作队刚进驻上矽村时,村民们直言不讳地告诉第一书记古乃浪:“村民们心底里都是欢迎乡村振兴工作队的,但山里人更希望收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帮扶。”

11月,经认真倾听村民意见、反复对比分析后,驻镇工作队认为:上矽村劳动力出现明显老龄化,现有产业发展不足。在合作社指导下,发展以家庭胡须鸡养殖业为主的庭院经济,可以满足绝大多数脱贫群众,实现巩固脱贫成果,逐步走向富裕的梦想。

有了明确帮扶目标,驻镇工作队立即联系帮扶单位——南雄市供电局投入资金3.5万元,按自愿原则,为每位脱贫户免费发放鸡苗50只,并邀请合作社干事,指导村民积极发展养殖业。“这批胡须鸡养殖半年后就可以通过合作社卖给各帮扶成员单位,合作社也可以协助帮销。按照一只3斤多的光鸡,净利达到110多元。预计每户半年增收5500多元,胡须鸡变身成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战斗鸡’。”工作队队员沈殿华说道。

▲工作队为上矽村脱贫户群众发放鸡苗现场。

下午13点45分,工作队又来到葛坪村大湖山合作社,帮忙装刚屠宰完的脱贫户胡须鸡(帮扶单位采购)。这种“赠鸡+购鸡”的产业帮扶模式,同样助力葛坪村胡须鸡养殖业蓬勃发展。

▲帮扶单位采购的澜河镇真空包装胡须鸡光鸡。

傍晚时分,我们回到了镇政府,简单休整后随即开了一个会,讨论今天工作中发现的问题。

“当务之急在于,先帮忙销售1300只活鸡。我看电商销售平台不错,注册一个电商品平台试试推广。”

“葛坪村海拔高,网络信号不好且山路盘绕,距离镇路途也远,电商平台的搭建不是一条网线就能解决,要讲综合配套改善。”

“活鸡销售还涉及屠宰,买家多是购买光鸡,大湖山距离县城近40公里,冷藏保鲜也需一并考虑。”

每个工作日的晚上,这样的会议已成了工作队的例会。大家团坐在一起,结合一天所见所闻以及所做的事,围绕对口帮扶澜河镇“产业发展”启动思想风暴,进行热烈讨论。即便散会后,工作微信群内信息依然闪烁不断……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