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屋进宅、生日寿诞、添丁进口、喜结良缘……总要办一场酒席来热闹热闹。在湛江雷州,创业青年郑伟国看中了“流水席”里的商机,他整合乡村厨师资源成立雷州首个乡村大厨公司,打造婚宴“一条龙”服务,并在发展中一步步将宴席的产业链扩展到粮油、白酒等行业,从乡村酒席里摆出了一桌“致富宴”。
齐聚乡村大厨整合资源
作为一名80后,郑伟国大专毕业后选择了留在珠三角发展。学营销出身的他,在公司当过业务员,也做过部门负责人,积累了一定经验后,他开始自己创业,先后办过贸易公司,开过酒店,卖过海鲜,经营过食品门店……这些经历,让他逐渐发现了一条致富路——承包乡村流水席。
“我之前在调味品公司干过,认识很多乡村厨师,大家有交往、有交情。”在日常交往中,郑伟国了解到,“乡村的宴席,一般都是找个厨师做菜,几个帮手,亲戚朋友再打打杂。但乡村厨师接活不太稳定,有的厨师门路多、活多,有时候会干不过来;有的厨师门路少,找不到太多活干;还有的厨师活都挤在一起匀不开……”他还发现,大部分承接乡村宴席的团队,厨房、桌椅等设备都很简单,服务人员也是参差不齐,碰到大点的宴席可能就接不稳“盘”。
2015年,郑伟国创立雷州首个乡村大厨公司——雷州市众发厨师协会、众发喜宴公司,按照“公司+股东”模式,吸收60多名乡村厨师入股公司。“大家在一起,把资源整合起来,工作多的可以带动找不到活的,一个人忙不过来的时候其他人可以帮忙一起接,解决了单干时候的各种局限和困境。”郑伟国坦言,希望大家能像公司的名字一样:众、发!
宽敞的红色帐篷式餐厅,统一的宴会式桌椅台布,上有花灯、下有花草,空调、红毯一个都不少,如果不是亲自从大棚外走进来,记者还以为是走进了哪个高级餐厅的豪华婚宴厅。这是一场乡村婚宴的现场,从宴席的现场布置、菜品设计、菜单安排,人员服务等各方面,郑伟国和他团队都安排得妥妥当当,以一条龙的服务提升了乡村宴席的档次,主家和宾客只要准时到场就行。
除了添置餐棚、台布、桌椅、碗筷等硬件,办酒席还需要很多人手,服务、传菜、打杂……“每次要摆席都需要请很多帮手,现在公司日常可提供约600个流动岗位,请一次给170元。”郑伟国告诉记者,他们大多请一些50岁到60岁的阿姨,“她们平时不太好找工作,又没法走出去,如此不仅有了工钱,还可以灵活开工。”
“自我加码”让宴席不断提档
宴席市场慢慢铺开,郑伟国开始把眼光投入到宴席中的各个细节,厨师必须有证,油品必须有保障,酒必须是安全的……对自身的一次次“加码”,让他的整个宴席产业不断提档升级。
“我们这里厨师多,但我每年都会让厨师去培训,每个厨师都要持证上岗。”近年来,郑伟国不仅积极参加雷州市人社局等部门开展的“粤菜师傅”等培训,还派送厨师到城里的大酒店“磨炼”,借此提升公司厨师团队的专业水平。2019年6月,雷州举办首届“粤菜师傅·雷府名厨”职业技能大赛,在13支参赛队伍中,众发公司获得了金厨奖。
做宴席,油的用量大,品质影响也大。然而在经营中郑伟国发现,一些本地传统工艺压榨出来的花生油,多多少少存在一些问题。为了保障食品安全,让客人吃得更健康,他决定自己榨!郑伟国找油厂和专业人士,合作研发了一套标准化花生油加工设备,经过专业机构检验,生产的花生油符合国家相关卫生标准。目前,公司生产的金源花生油,除了自家的酒席用,还销往整个珠三角地区,“顺德很多刺身店用的都是我们的花生油”,郑伟国对自家的产品质量非常有信心。
解决了油的问题,郑伟国把眼光投向了乡村宴席上另一个重头角色——酒。近两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宴席生意受到不小的冲击。郑伟国一边想办法扩展生意,一边开始摸索酿酒工艺。2021年他建起了酒厂,拿下了雷州首个白酒生产许可证,开发出新型“雷州土炮”金粮醇酒,进一步加强了对宴席各个环节的品控。
“现在油厂和酒厂两个产业解决当地20多人的就业。”郑伟国非常实在地说,希望通过公司化、规范化、专业化的管理,为粤西培养更多好厨师;通过不断提升品控,把乡村宴席的路子走得更宽。“回乡创业,就要把家乡建设好。”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杨升华 通讯员 陈碧泉
标签:
-
1科技手段助力公益诉讼 大大提高了办案的效率和精准度
-
2高通宣布新一轮100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 没有设定截止日期
-
3浙江富阳大源镇举办“婆媳同心”主题笔会雅集活动
-
4摩迅科技:“VR云看展”是如何为展会数字化赋能的?
-
5我爱我家志愿者服务队:弘扬抗疫精神 守护社区平安
-
6万亿睡眠市场正在觉醒,福气多智能床展现高端科技
-
7CCBEC 深圳跨境展开启更多线上平台新功能 踏上云之路
-
8联想集团终止科创板IPO 柳传志约1亿元高薪酬传闻四起
-
9技术领先,出行0焦虑,瑞虎7 PLUS新能源闪耀瑶光2025 奇瑞科技DAY
-
10全新换代 全新设计!全新一代瑞虎7 PLUS内饰曝光 科技感、豪华感爆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