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中山“工改”监督问效全覆盖
发布日期: 2022-04-21 13:06:43 来源: 新快报

新快报讯"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村级工业园发展模式,曾是广东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普遍现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安全环保隐患、土地利用低效、产业发展参差不齐等问题日益凸显,村级工业园逐渐成 为历史的包袱、发展的沉疴,阻碍了人才与技术的引入,以及新时期高质量发展。曾被誉为"广东四小虎"的中山市,情况尤为突出。

4 月 19-20 日,为推动中山市十六届人大作出的《关于开展中山市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的决定》落地落实,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 400 多名人大代表分 11 个组赴各镇街开展专项视察活动。中山市人大常委会班子全 体领导分别带队,驻中山的全国人大代表和部分省人大代表受邀参加视察。11 个视察组深入"工改"现场,详细了解各镇街"工改"项目的进展情况,并召开专题调研座谈会,与镇街领导、职能部门、企业和村居代表 开展深入交流。连续两日,新快报记者跟随中山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欧阳贵有率领的视察组到中山市火炬开发区、东凤镇进行了实地走访。

【现场】:

"风雨无阻" + "中午无休"

4 月 19 日,春雨淅沥,代表们头顶细雨、脚踏泥泞分别到火炬开发区四个片区里的西湾裕创新产业园、创新科技孵化聚集区、张家边胜利工业智造合作园、窈窕网谷等项目,现场调研工改进展情况。4 月 20 日上午快 速做完核酸,8 时 30 分许代表们紧急出发奔往与佛山市顺德区接壤的东凤镇。"问下镇里的同志,看哪条路最优、用的时间最少,我们不能要现场的同志们久等。"上车一落座,欧阳贵有就叮嘱市人大的随队负责人员 。人大代表们在东凤镇的视察中,先后调研了企业自改的潘富华工改工项目、全市首个获批的村级"三旧"改造项目—民乐社区和合工业园项目、村镇合作共同推进的安乐村 304 亩连片改造项目。

新快报记者注意到,每到一处,代表们都先到项目所在地现场看进展,不仅实地走、现场看、仔细听、还认真问。"你们企业(村)在工改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有没有一些目前政策无法解决的细节问题? ""有具体需要政府协调,或多个部门协商的问题吗?"实地视察后,代表们进行了简单的工作餐,稍加休息马上进行座谈,中午无休,视察、座谈轮轴转。特别是 20 日在东凤的视察,11 时 30 分许视察结束离饭点还有 一段时间,代表们"争分夺秒"先座谈,听完东凤镇党委书记罗绮冬介绍,已是中午 12 时 30 分许,代表们到政府饭堂吃完饭后,又马上进入下午的座谈。

走访中,新快报记者注意到,中山市火炬开发区和东凤镇都十分重视工改工作,主动性强、积性性高,有的项目在政府下达"工改"决定前就动工了。特别是东凤镇在视察座谈工作汇报时,有工作开展全景展示、 有问题解决具体办法、有工作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诉求。调研与座谈中,代表们也发现了个别村、企业的工改项目起点不高;土地碎片化问题依然严重;工改与产业规划、城市功能提升等结合不紧密;市政府与镇 街对片区内的统筹力度需要加强;产业需要整合、城市功能有待提升等诸多问题。

欧阳贵有表示,目前中山市面临着深中通道建设、全市上下全力打响工改攻坚战的历史机遇,在工改过程中,要抓好统筹,做好规划,抓好示范,抓好服务。加大连片开发的统筹力度,立足镇街的产业定位,与各 部门共同合力谋划大平台。产业竞争力、城市吸引力,都是在工改过程必须思考的关键问题。"人大代表们要多调研,倾听企业心声、发现问题、并提供思路和解决建议,工改最终的目的是吸引企业扎根中山,为中山 高质量发展做贡献。"他表示,市人大常委会及各级人大代表要履行好代表参政议政的功,与各镇街同心协力,探索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之路。

【使命】:

一场没有退路的攻坚战

2021 年底举行的中山市第十五次党代会,作为未来五年工作,"破解土地瓶"作为"两大攻坚战"被写进报告:要坚持规划先行,连片改造,打造一批万亩千亩现代主题产业园;要坚持以"工改工"为主,从规划 上最大限度保护和拓展制造业用地空间;要坚持分类施策,对权属村集体和私人(企)的低效工业用地及厂房制定针对性改造政策。

2022 年中山市两会,"实施破解土地瓶颈攻坚战"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打造万亩千亩现代主题产业园;规划建设"共性产业园"、"共性工厂";全年力争整合形成连片产业用地 1 万亩。

2022 年元旦假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中山市召开全市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工作动员大会,中山"工改"攻坚战正式打响。中山开启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4 月 19 日,中山市委书记郭文海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市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工作指挥部办公室工作汇报,研究会商解决"工改"工作存在问题。

郭文海指出:为坚决打赢打好破解土地瓶颈这场没有退路的攻坚战,市第十五次党代会召开前,我市成立了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工作指挥部办公室。从提出、组建"工改办"到全市动员部署,"工改"工作全 面推开,各镇街进行了两轮低效厂房集中开拆。总体来看,全市上下对"工改"高度认同,从党委政府到社会民间形成了广泛共识,"工改"工作推进势头良好。

"中山改革突围,最大的改革在哪里?‘工改’就是最大的改革。"郭文海最后强调,"工改"工作很不容易,但任何问题都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大家要坚定信心、坚定不移,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为我 们推动工作的应有态度。市、镇要站在一起,目标同向,合力攻坚,"工改办"同志要多到基层一线去,经受实践历练,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工改"热火朝天地推向前进。

【声音】:

实事求是"把脉开方"

有了政府"顶层设计"、有了部门具体实施方案和政策指引,接下来则是全市上下"甩开膀子"大胆干了。作为"敢为天下先"的中山,《关于开展中山市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的决定》实施 3 个多月,"工改 "呈现在人民面前的已是初春的一幅美丽剪影。4 月 19 日 -20 日,人大代表们经过连续两天的"工改"视察,他们看到了成绩,发现了问题、也形成了各自的想法。座谈会交流环节,他们各抒己见,提出了诸多意见和建 议。

省人大代表胡旭兰认为:"工改"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系统谋划,提前做好规划,推进工作中要以坚持问题导向,以促进政府完善政策,提升服务水平,改善营商环境。

省人大代表、中山市教育教学研究室教研员刘燕建议,面临"工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建立问题台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提出解决方案。在同步招商方面,要多方面拓宽招商渠道,吸引更多专业人 才加入专职招商团队。

市人大代表、奥美森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机械新品部经理、机械高级工程师龙川说,要明确"工改"的目的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工改过程中,要注重倾听企业诉求,统筹做好同步招商,做好人才服务,在新项目 启动前,要提前谋划周边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营造更优的营商环境。

市人大代表、中山市港联华凯电器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卢志强表示,应进一步细化"工改"项目分类和"工改"措施,积极推行分级分类管理。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精简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限,通过简化、分 类、联合等措施,优化、精简、压缩审批事项,全力推动"工改"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以服务提升,实现"工改"项目建设效能再提速。同时,建议对"工改"相关政策措施进行通俗化处理,建立简易化的流程, 提速"工改"投资项目全周期管理,积极推动政企联手、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工改"。

有代表认为,部分项目存在难点堵点,在于政府的政策指引不够明确,建议要针对"工改"项目出台更具体、操作性更强的指引;有代表认为,有些项目条件成熟,但因为审批流程过于繁复导致资源流失,很可能 会错失优质项目,建议加快审批速度,必要时特事特办,培育一批能起引领示范作用的项目,为后续"工改"工作提供参考。

有代表认为,中山"工改"不能停留在表面,流于形式,拆一座铁皮房再盖一栋小楼的"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要有大格局、大规划。碎片化地块不能连成片,可以谋划村与村、镇与镇创新 合作模式、共同开发,真正意义上建立产城融合的现代化产业园区。

采写:新快报记者李红云 通讯员钟仁

标签: qu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