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黄埔长岭街:古榕树下,听“红色税站”峥嵘故事
发布日期: 2022-04-22 14:08:14 来源: 新快报

新快报讯4 月 20 日谷雨节气,在广州市黄埔区长岭街道长平社区,雨后的长岭植树公园空气格外清新。公园入口处,一棵 10 多米高的古榕树傲然挺立,树上挂着一个二维码,路过的市民用手机扫一扫,关于"红色税站"的古树故事在视频中娓娓道来。

这是长岭街正在实施的"古树故事"项目。依托辖内东江纵队革命旧址等红色资源,长岭街深入挖掘与古树名木相关的历史故事,村民的口述历史被拍摄制作成小视频,揭开古树的前世今生。

"小时候读书一下课,我就在这里捉迷藏。" 66 岁的芳尾村村民钟木根说,"以前树上面还有一个瞭望哨,附近的孩子整天爬上去玩,经常能听到树下乘凉的老人讲老区的革命故事。"

作为长岭植树公园的"门面",这棵有着约 250 年树龄、冠幅约 100 平方米的古榕树承载着一段红色记忆。古榕树所在的长平社区位于黄埔区东北部,地处交通要道,在抗日战争时期是增城、禺北与广州市区经济活动的必经之路。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第二大队曾在芳尾一带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他们采取伏击日军军车、夺取敌方物资补给的方式,遏制敌人从粤东进入广州的咽喉。芳尾村民积极配合部队抗日,游击队在这棵榕树周边设立流动税站,为游击队打击敌人提供了经济保障。

流动税站也是全民流动哨,村民们发现陌生面孔便将暗号刻在流动税站旁边的老榕树上,用来提醒游击队员。钟木根说,村里的老人记得,当时村民组织了一支"小鬼队",由 13 位平均年龄十二三岁孩子组成,帮助东江纵队打游击,他们常常背着布袋子,通过甩布袋的方式通知游击队员进行隐藏。

1945 年,东江纵队第四支队派遣宋刚中队到萝岗、南岗一带活动,围绕税站这棵古榕树的红色故事就更多了。

"一位叫曾生的游击队同志,受伤后转移到我们这里,有位姓周的大娘为曾生送饭送水,以这样的方式接济游击队。"钟木根说,"这里林深茂密,不易被敌人发现,曾生同志在这里治疗了大概一个月。当时医疗器械没那么多,周大娘就帮他艾灸、刮痧。为了支援那些游击队员,村民挖山草药给游击队吃,帮游击队看病。老一辈都知道他们是好人,所以无条件帮助他们。"

岁月如梭,峥嵘岁月已过去大半个世纪。老榕树见证了东江纵队与芳尾村村民的鱼水情,红色记忆在这里世代相传、生生不息。

今年读小学三年级的钟彦炘经常跟爷爷钟木根一起在老榕树下游玩。"爷爷说,这棵榕树特别古老,我们要好好守护它。"钟彦炘说。

如今,围绕这棵古榕树,长岭街道活化利用长平社区芳一、芳二社革命老区历史资源,将红色基因融入城市血脉,"见缝插绿"打造小微绿地和口袋公园。老榕树旁边的空地上初步建成了长岭植树公园,为居民提供茶余饭后小憩的场所。为了保护好弥足珍贵的古树,长岭街道积极履行属地巡查职责,推行"树长制",夯实每一棵古树名木的养护管理责任主体,明确具体保护管理责任人,同时将辖内古树全部纳入黄埔区古树名木电子地图系统,实现 24 小时视频监控。

文 / 图 新快报记者李应华 通讯员 舒悦 范敏玲

标签: quot 东江纵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