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溪山镇工作队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发动自身行业优势和资源,不到半年就推动环绕镇区的四级公路——环镇路竣工通车。
环镇路拓展镇域功能面,沿河路串连河域生态资源,村庄路改善出行及生产条件……由河源市交通运输局、河源市应急管理局、河源市交通综合事务中心等单位组成的乡村振兴驻溪山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下称“驻溪山镇工作队”)进驻后发挥行业优势,积极协助溪山镇进行路域整体规划,以强化公路骨架网络建设支撑镇域一体化发展。
同时,他们借助路网建设和美丽圩镇创建契机,依连平河规划串联起溪山镇的山水生态资源,打造景观带、生态园,并进一步激发以东水村有机蔬菜等特色农业产业活力,整体推进溪山镇农业产业新发展及乡村旅游业态新提升。
建起环镇新公路 规划道路整体提升
国道105线贯穿而过,9个行政村基本沿两侧分布,这既为溪山创造了相对便利的交通条件,也给圩镇交通安全和环境优化带来一定挑战。驻溪山镇工作队提到,溪山镇镇域同样分列于国道两旁,主要交通道路与国道重叠交叉,居民的出行安全存在较大隐患,且溪山镇各村多为稀疏简陋的农村道路,内部交通也尚未形成完整的路网骨架。
■这段环镇路长近2公路宽6米,如今成了镇村居民出入镇区的主要通道。
常言“要致富,先修路”,对溪山镇莫不如是。
自去年8月进驻后,驻溪山镇工作队便结合镇里实际,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迅速行动,发动自身行业优势和资源,用不到半年时间推动了环绕镇区的四级公路——环镇路竣工通车。从镇政府大门前延伸至镇区后方国道,崭新平坦的双车道沥青公路如墨色腰带环绕溪山镇域,道路一改往日的狭窄灰蒙。“这段环镇路长近2公里宽6米,如今是镇村居民出入镇区的主要通道,会车也比以前安全多了。”工作队队长张海扬说,环镇路修好后,镇村百姓赶集也无需再经过国道,降低了出行风险,群众都很支持。
推动镇区道路升级的同时,溪山镇党委政府和驻溪山镇工作队也计划对交通基础设施薄弱的行政村开展拓宽、单改双等升级改造工程,进一步改善村民出行环境,为产业发展打下基础。当前,工作队已协助溪山镇完成了路域的整体规划。
此外,连平河溪西村段的沿河路也已完成了3.5公里长的路基铺设。连平河边,“新鲜出炉”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沿着河岸伸展,周围是绿树花香和碧波荡漾。连平河大体与国道G105线平行,是溪山镇丰富山水生态资源的天然连接。张海扬说,溪山镇和工作队计划依托13公里沿河路的打造,盘活河道两岸的生态资源,进而带动当地的休闲旅游、农家乐、乡村民宿等产业发展,同时也为当地的居民创造广阔优美的休闲去处。
■软坑村打造美丽庭院,这片原本满布杂草的地块“收拾”得美丽整洁。
美丽庭院“扮靓” “网红”田园迎来新机遇
沿国道呈线状聚居的溪山村落拥有天然的交通优势,来往车辆的喧闹也无法掩盖村庄的田园意趣。拐入国道G105线旁的软坑村,迎面而来的红花绿草、娴静庭院、清雅民居瞬间将人拉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悠然。
这是一个位于国道边上的行政村,党群服务中心前,木色围栏勾勒出庭院形状,茅顶木亭立于草坪中央,红艳鲜花簇拥在亭子前的“美丽庭院”标志下,清澈溪流从亭子身后的河道缓缓流淌。软坑村支书叶李红说,软坑村从去年10月开始打造美丽庭院,没出两个月就将这片荒弃满布杂草的土地“收拾”成了如今模样。他们还动员村民配合,统一改造了庭院周边民房的外立面,建起停车场,“把这块地方整理好了,村里也多了休闲的地方,村民都觉得很满意。”
叶李红介绍时,庭院旁还有工人在整理草皮,旁边的国道不时有车辆驶过。她说,虽然村子就靠在国道边上,但党群服务中心前的这片撂荒地此前满是竹子杂草,硬是将国道遮得严严实实。有了这片庭院做示范,叶李红也更有信心将软坑的其他自然村村容村貌提升好。驻溪山镇工作队队员柯荣贞说,工作队也将支持提升软坑的环村村道建设,助推软坑整体打造提升后再作为样板进行推广。
同在国道边上,东罗村的农业生态园曾是人来人往的“网红打卡点”。如今,在该田园综合体的优质稻耕作区大棚内,十多个村民正在打理新发秧苗。东罗村支书梁石稳提到,这片约500亩的田园基地正在进行新一轮的筹划打造,目前新“业主”正在办理相关承接手续,初步规划重新打造餐饮、民宿等农旅业态。
梁石稳说,这里土地开阔连片,望得见不远处的青山,又兼具连平河清流碧波,是极佳的生态农旅休闲资源。此前,东罗村以村集体名义入股原田园综合体,每年能给村里带来30万元左右的集体收入,还带动30多名村民长期就业。随着该片土地迎来新发展机遇,驻溪山镇工作队表示,将与东罗村和经营主体共同规划好接下来的开发利用,并提供相应的基础建设支持,助力该“网红点”重拾“流量密码”,再次带旺当地的农旅产业,助村集体和村民增收。
■东罗村约500亩的田园基地正在进行新一轮的筹划打造,初步规划打造餐饮、民宿等农旅业态。
企业示范科技种田 三村谋划水稻基地
“大棚可以有效防止酸雨、昆虫等病害……”在东水村的有机蔬菜大棚里,深圳市开味缘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经理曾智头头是道地讲解无土栽培技术,2100多平方米的蔬菜棚明亮整洁,岩棉上的西红柿苗翠绿勃发。曾智说,这个大棚内栽种着4000棵西红柿苗,水肥等均通过疏导管线统一注射到栽培基底,仅一批收成预计能达到两三万斤,“这个3月份刚建好的无土栽培蔬菜大棚是目前基地里科技含量最高的。”
原来,开味缘自2018年起便参与结对帮扶东水村,双方合作打造的一二期蔬菜基地每年都给东水村带来固定分红,还提供12个长期就业岗位。今年,该公司搭建起高科技蔬菜大棚,意在做成示范大棚,把现代农业科技带到村里,目前已经带动200亩进行尝试。工作队也发挥金融帮扶助力该基地推进大棚建设。
■由河源市交通运输局、河源市应急管理局、河源市交通综合事务中心等单位组成的乡村振兴驻溪山镇帮镇扶村工作队。
同时,东水村还与百高村、溪西村联动,抓住土地流转契机将三个村近2000亩的农田整合,准备建立优质水稻种植基地,规模发展特色水稻种植业。工作队和溪山镇党委政府也鼓励该基地探索“合作社+基地+加工+农户+企业”模式,通过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大米种植基地,打造大米加工厂,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路。
/ 采写:新快报记者 农艳芳 / 图片:新快报记者 王 飞
标签:
-
1科技手段助力公益诉讼 大大提高了办案的效率和精准度
-
2高通宣布新一轮100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 没有设定截止日期
-
3浙江富阳大源镇举办“婆媳同心”主题笔会雅集活动
-
4摩迅科技:“VR云看展”是如何为展会数字化赋能的?
-
5我爱我家志愿者服务队:弘扬抗疫精神 守护社区平安
-
6万亿睡眠市场正在觉醒,福气多智能床展现高端科技
-
7CCBEC 深圳跨境展开启更多线上平台新功能 踏上云之路
-
8联想集团终止科创板IPO 柳传志约1亿元高薪酬传闻四起
-
9技术领先,出行0焦虑,瑞虎7 PLUS新能源闪耀瑶光2025 奇瑞科技DAY
-
10全新换代 全新设计!全新一代瑞虎7 PLUS内饰曝光 科技感、豪华感爆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