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所能主动“四送” 茂名助力来宾医疗事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 2022-04-25 05:41:49 来源: 新快报

■茂南、电白区支医医生在金秀县人民医院帮助病人做手术。

粤桂协作开道,“5G+远程”加持,数百公里之外的来宾市危重病患,即时可得广东茂名各科室专家“面”诊,解除危机。这不仅是一例患者在两地医护工作者同心守护下得以康复的暖心故事,也是自2017年广东茂名与广西来宾开展结对帮扶以来,茂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按照“来宾所需,茂名所能”,坚持送人才、送资金、送服务、送技术,倾情助力来宾医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过去5年,在茂名医疗系统的全力支持帮助下,来宾市多家医院在医疗质量、专科技术、学科建设、人才素质等方面都取得很大进步和提升,当地群众也因此切实享受到更便捷、更有效、更安全的医疗保健服务。

远程会诊 茂名专家组合力救治病患

2020年11月30日,来宾市忻城县一名76岁高龄的阿婆,因急性心力衰竭急往忻城县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医生诊断发现,阿婆还患有冠心病、肺部感染、呼吸性酸中毒、低钾血症等症。但是,县医院各项条件有限,阿婆在诊断及治疗方面均遭遇难题,“我们只好建议家属,尽快转往上级医院治疗”。当日接诊医生说,老人的儿女眼见亲人危殆,不同意转院。正当医院各相关科室主任医生们一筹莫展的时候,借助“5G+远程”医疗会诊平台,茂名信宜市人民医院远程会诊中心接到申请单和患者相关检查报告,立即安排该院心内科、神经外科、心血管内科、普外科及营养科等10位专家进行远程多学科会诊。

10位专家聚精会神,通过远程医疗中心在线视频听取忻城县人民医院各相关科室主治医生汇报病情,并详细查看患者相关资料,结合患者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对患者病情进行详细分析。“对我们提出的问题,专家们详尽解答,又结合患者老龄伴肾功能不全的情况对阿婆的病情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分析,在综合各学科专家意见的基础上,为患者制定出了最佳治疗方案。”参与会诊的县医院医生欣慰道,强大的设备与技术支撑起阿婆的康复之路,经过短期治疗,老人便在儿女的陪伴下康复出院,“谢谢县医院和茂名的专家,现在的医学技术真是超乎想象!”出院前,老人的孩子还在感叹。

此次远程会诊是忻城县人民医院病区内首例多学科远程会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如今,通过平台赋能,结合帮扶专家派驻,茂名与忻城已实现“线上+线下”双重带动,优质资源双管输出,忻城医疗质量不断进步。据统计,截至目前,该平台已开展20多次远程医疗会诊,80多名患者受益。

■电白区林头镇中心卫生院赴金秀县桐木镇中心卫生院开展协作对接交流活动。

医生“派过去” 提升来宾医疗软实力

通过粤桂协作医疗帮扶模式强大自身医疗综合能力的,不仅是忻城县人民医院。

“支医3个月,我牢记党组织对我们的要求,尽心尽力将(电白)区医疗水平带到金秀,推动当地医疗工作的发展和进步。”杨毅是茂名“派过去”的医生,他是电白区中医院骨科骨干,去年12月进入金秀县人民医院桐木院区,帮助该院区骨伤科提高骨科医疗诊疗服务水平。换了工作地点,但全心服务医患的责任与情怀不改,在新岗位上,杨毅每周带领科室医生教学查房,借此提高全体医务人员的理论水平及诊疗服务。他非常注重对基层医务人员的技术培训和业务指导,多次开展业务讲课、病例讨论及病历书写等方面指导。支医期间,杨毅“操刀”为该院区骨伤科开展了约10台示范性手术,真正将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医疗技术带下乡,为提高金秀县骨科医疗水平尽一份力。

与杨毅同行的队友陆水凤来自茂名市茂南区鳌头镇卫生院,她的工作岗位是金秀县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大白’装束,严格执行闭环管理,对发热病人做好流调和各项填报工作——这是日常的工作。”陆水凤不满足于“日常”,支医期间,她还埋头学习金秀本地病种与茂名地区的不同,对恙虫病、猩红等病征的西医诊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瑶医、瑶药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同步“请过来” 取广东医术“真经”

“派过去”的同时,茂名主动将来宾95名医务人员“请过来”跟班学习,通过手把手教学,帮助来宾医护人员取广东医术真经、学广东医术精髓,切实提高医疗技术水平。“通过进修学习,我的理论知识、诊断治疗及手法技巧都有了明显的提升,而视野的开阔、思维的拓展、理念的转变,则是我最大的收获。”潘钰文是金秀瑶族自治县瑶医医院医生,去年10月被“请来”茂名茂南跟班学习,在学习培训期间,他收获颇丰。现在,他已将学到的知识和理念带回来宾,更好地服务病患并带动同事共同进步。

■金秀瑶医医院潘钰文(中)在茂南区人民医院中医科学习。

通过“派过去+请过来”协作方式,截至目前,茂名共安排16所医院与来宾11所医院开展“多对一”“一对一”医疗帮扶,为加快来宾医疗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这些年,双方人才往来频繁,茂名先后派出110名像杨毅、陆水凤一样的医疗骨干进驻来宾市、县、乡各级医疗机构开展支医帮扶,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有效缓解了来宾医疗机构缺乏高端技术人才的问题。

为让来宾群众近距离享受高水平诊疗服务和健康教育,茂名与来宾在医疗战线上的互动不拘一格——主动“送服务”,也是两地医疗帮扶的重要内容。帮扶期间,茂名多次组织医疗专家团队深入来宾市的乡镇、村屯开展健康义诊服务,还派出高州市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专家团队赴来宾义诊,并将筛查出符合手术条件的重症或危急重症患者转运到高州市人民医院治疗,让他们吃下“定心丸”。

奔赴救“心”之外,还有来自茂名的眼科专家全力“救眼”,他们为251例来宾白内障患者施行白内障复明手术,让患者重见光明的同时,也真切享受到粤桂协作的惠民成果。

■2021年12月,茂名市医疗专家组联合来宾市医疗专家组在金秀县开展义诊活动。

送资金补短板 帮到“点”扶到“根”

聚焦来宾医疗基础设施落后、医疗水平不高的短板,茂名找准帮扶切入口,突出帮扶重点,全力帮到“点”上,扶到“根”上。

一组数据可见送资金补短板的成果:帮扶期间,茂名市茂南区先后投入945.6万元协作资金,为金秀县3所乡镇卫生院新建4栋业务综合楼;投入190.1万元新建、扩建和修缮金秀县20个脱贫村卫生室;投入120万元为金秀县4所乡镇卫生院配置4辆救护车;筹资5万元帮助金秀县长垌乡卫生院建成1个规范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心示范点,完善了金秀公共医疗卫生服务设施,为瑶山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针对基层医疗机构大型医疗设备短缺的现状,茂名积极筹措,将价值75.9万元的彩色B超机、血液透析机等医疗器械设备捐给来宾基层医疗机构,有效缓解小医院缺硬件的窘境。

粤桂协作是两广之间全方位多举措的帮扶,茂名市的医疗帮扶也在健全搬迁安置区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忻城县城南易地搬迁点光明小区和薰衣草小区,搬迁群众都知道,为他们提供医疗保障的卫生室均由茂名出资援建,而此类配套和健全搬迁安置区医疗卫生服务的帮扶手段,已惠及来宾忻城城南新区4个集中搬迁安置点3282户1.28万名群众,让他们能够享受“家门口”的优质医疗服务。

采写:新快报记者 潘芝珍 通讯员 梁金兰 罗倩达

图片:受访者提供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