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黄埔区组团帮扶大路边镇:换管打井解决饮水难 开荒引资助产业振兴
发布日期: 2022-04-25 05:22:22 来源: 新快报

汽车沿着蜿蜒的山路盘行,忽然众人眼前一亮,一幅幅富有乡土气息的精美壁画嵌在古朴的村屋墙上,“产业兴旺 生态宜居”“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党建引领 乡村振兴”……每一幅画都有一个宣传主题,让人看着充满了干劲。这是位于清远市连州市大路边镇的东坪村。广州市黄埔区驻大路边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下称“驻镇工作队”)去年7月进驻以来,驻镇工作队通过重点打造示范村,让一些乡村发生“质的改变”,还从消费帮扶、产业扶持、基础建设等多方面对大路边镇20个行政村进行了全面帮扶。

■广州市黄埔区派驻大路边镇帮镇扶村工作队。

统筹资金打水井,解决村民吃水难

大路边镇位于清远市连州市东北部,东、西、北面均高山绵延,多在海拔750米以上,辖区内共有20条行政村。“大路边镇各行政村在产业基础和民生设施方面比较薄弱,而且很多自然村空心的状况也比较严重,我们来了以后发现,帮扶的担子不轻。”驻镇工作队队长叶建华说,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位于大路边镇西北部山区的东坪村。“我们到村里调研情况发现,东坪村的村民吃水都很成问题。”驻镇工作队队员、驻东坪村第一书记林清华说。原来,因为水管陈旧破裂无钱维修,村民近30年来都被    取水难的问题所困扰,以往只能靠地表水生活,存在很多潜在的风险。

■驻镇工作队积极申请在黄埔区6·30慈善资金中支出25.7万元集中采购新水管一批进行新旧水管的更新,解决了东坪全村30年以来饮用水管陈旧破裂难于饮水等实际困难。

为了解决东坪村饮水困难的问题,驻镇工作队积极申请在黄埔区“6·30”慈善资金中支出25.7万元,换上了一批新水管。不仅如此,驻镇工作队还筹划统筹资金80多万元,为东坪村5条自然村打造了5条160米至270米深的深水井,彻底解决东坪村全村458户1950人多年以来的饮水难题。“来,快尝尝,这是新打的井抽出来的地下水,是甜的!”在一处已经打好的井前,林清华蹲下身,弯腰手捧一洼井水就喝了起来,一想到以后东坪村村民饮水的问题被彻底解决了,他打心里觉得高兴,“这里的地下水我们都拿去专业机构做了检测,水质不仅没有问题,还富含硒等微量元素,对身体好!”

■驻镇工作队筹划统筹资金80多万元,为东坪村5条自然村打造了5条160米至270米深的深水井,彻底解决东坪村全村458户1950人多年以来的饮水难题。

除了东坪村,驻镇工作队还对各村上报的涉及未硬化道路、旱季缺饮用水、灌溉设施失修无水、生活污水和垃圾污染等影响民生问题进行了现场调研,并结合黄埔区300万元帮扶资金,最终拟定东峉塘村太阳观至水库灌溉渠修缮项目等六个帮扶项目,在分工同时推进之余,又及时开展第二批民生工程项目的筛选拟定,持续推行大路边镇各行政村基础设施的改进。

对接企业引资源,撂荒地种上致富蔬果

清明节刚过,叶建华在广州多呆了两天才回到大路边镇。“这两天,马不停蹄,约了一些企业和省农科院的专家开会讨论,如何能给大路边镇找多一些好的产业发展项目。”叶建华说,他心里很清楚,自己身上肩负着大路边镇乡村振兴的希望和重担,他必须调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想方设法让各个行政村都能找到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产业路子。

■包括紫美人辣椒基地在内,驻镇工作队已对接引入企业在大路边镇种植蓖麻、百香果共3个农业种植产业项目。

回到大路边镇后,叶建华顾不得休息,马上又去了黎水村的紫美人辣椒基地调研,看看基地的开垦进展情况。“这也是前不久驻镇工作队帮忙引进的一个产业项目,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在黎水村做紫美人辣椒种植基地。”叶建华说,黎水村成立了村级合作社,并以合作社的名义流转了160亩荒地,再与公司合作,第一批先种植100亩的紫辣椒,另60亩种植其他作物。

“是驻镇工作队来了以后,帮我们引进公司来村子搞规模化种植,这些流转的土地,曾有一半都是撂荒地。村民有了土地租金收益,还可以来基地务工赚钱,村集体在有作物产出后,也能获得相应的收益。我们得好好干,以后黎水村的发展就靠这个基地了。”黎水村党总支书记唐节胜笑着说,村委会负责开荒、与村民协商,公司则负责从种植到采摘到回收的全过程,等有了产出,公司通过统一回收为合作社带来收益,而其中一部分收益则归村集体所有。“这个紫美人辣椒是新品种,从栽苗到采摘只需大概50天,可以一直采四个月,其他季节还可以轮耕其他作物。”公司特派技术员赵志胜说,公司和黎水村的签约合作总量有700亩,目前还仅是开端,未来种植规模将随着垦荒速度的提升而进一步扩大。包括紫美人辣椒基地在内,驻镇工作队已对接引入企业在大路边镇种植蓖麻、百香果共3个农业种植产业项目,目前都还在小规模试种阶段,如果收益达到预期,也将在大路边镇进行推广规模化种植。

事实上,在驻镇工作队的背后,还有黄埔区强大后方力量的紧密联动和支援。黄埔区人大办先后多次召集组团帮扶单位开会研究帮扶工作,“进驻镇以来,先后有区人大、组织部、援建局、统计局、侨联、联和街、永和街、生物岛管委会、恒运集团、贸促会、交投集团和渔珠街等12家单位领导来到大路边镇进行调研指导,了解我们工作队开展乡村振兴的工作情况,并给我们传授经验、带来资源和温暖,给乡村振兴工作提供了坚强的后盾。”叶建华说,从去年至今,他们还曾邀请陈世卿院士等专家来到大路边镇考察指导,也对该镇很多传统农作物的种植提供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去年11月和今年2月,为拓展乡村振兴工作思路和途径,大路边镇郭海龙镇长和熊如米书记分别带队组织镇村代表到广州市黄埔区、增城区以及东莞市参观学习农副产品深加工、生态文明建设和智慧农业等项目。

■驻镇工作队联系广州市黄埔区相关单位和企业,通过搭建桥梁,对大路边镇的主要农作物产品如皇帝柑、水晶梨、生姜、玉竹等进行消费帮扶,并做好跟进对接工作。图为工作队日常在研究乡村振兴工作。

全面发动消费帮扶,多渠道助力营销

在深入了解大路边镇种植产业的种植、宣传和销售情况后,驻镇工作队联系了广州市黄埔区相关单位和企业,通过搭建桥梁,对大路边镇的主要农作物产品如皇帝柑、水晶梨、生姜、玉竹等进行消费帮扶。“我们工作队所有队员个个都是推销员,多次利用个人宣传渠道成功对接渠道进行消费帮扶。”驻镇工作队队员魏菊良说,去年9月生物岛管委会购买了大路边镇特产34800元,此外每个队员都自告奋勇帮助农户当义务推销员。

去年12月,在广州市黄埔区联和街道科学城商会成立之际,驻镇工作队做好对接工作,利用个人车辆将广州市黄埔区东方汇集团委托采购的一批大路边镇菜心、皇帝柑等农副产品运至广州,并发放到参会成员代表手中,成功为大路边镇农副产品做了一次很好的宣传。“今年1月,我们还带镇上商户去参加了农副产品展销会。”叶建华说,自驻镇工作队进驻以来,多次通过多渠道帮助镇内8家农副产品公司销售产品共计21万元。驻镇工作队在荒塘村和油田村着手筹划“连州市大路边镇乡村振兴电商服务站”,帮助大路边镇行政村打通农副产品物流通道。

■走进东坪村,醒目的墙面绘画随处可见。

/ 采写:新快报记者 严蓉 通讯员 李美全 /  图片:新快报记者 王飞 / 编辑:曾贵真 / 美编:张汉松 / 校对:陈泽佳

标签: 大路边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