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进出口吞吐量达2.81万标箱! “湾区一港通”模式下进出口总量已超去年全年
发布日期: 2022-04-25 19:46:53 来源: 新快报

新快报讯 4 月 25 日,"深圳蛇口 - 云浮新港"组合港项目正式启动。云浮新港藉此实现了广州海关"湾区一港通"和深圳海关"粤港澳大湾区组合港"业务模式的双覆盖。

据广州海关、深圳海关统计,截至 4 月中旬,"湾区一港通"模式下累计进出口吞吐量达 2.81 万标箱,已超去年全年数量;"粤港澳大湾区组合港"累计进出口吞吐量达 6.5 万标箱。

"深圳蛇口 - 云浮新港"组合港启动 大湾区物流一体化改革提速

4 月 25 日,在广州海关所属云浮海关的监管下,2 个分别载有 22 吨钛白粉、27 吨大理石板材的集装箱在云浮新港码头办结通关手续后装上驳船"翔富 168 "启运,将在运抵深圳蛇口港后,直接搭上国际货轮发往世界各地。这标志着"深圳蛇口 - 云浮新港"组合港项目正式启动。云浮新港藉此实现了广州海关"湾区一港通"和深圳海关"粤港澳大湾区组合港"业务模式的双覆盖。据了解,云浮新港位于西江中游,业务辐射云浮市区、罗定、广西藤县、梧州等地区的企业,进出口商品主要有石材、陶瓷、铝锭、纸浆、电池等,年进出口货运量 5.1 万个标箱。作为珠江内河码头,云浮新港的货物大多需转关至广州南沙、深圳蛇口等海港出口。传统的转关模式需要在云浮、蛇口或南沙两地都办理相关手续,操作环节较多、作业流程较长,无法精准把控国际货轮船期。

湾区物流一体化改革项目马力十足 交出亮眼"增量"成绩单

据介绍,为进一步畅通国际物流链,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广州海关、深圳海关分别推出"湾区一港通"、"粤港澳大湾区组合港"等物流一体化改革项目,将南沙港、蛇口港等海港作为枢纽港、珠江沿江内河码头作为支线港,将支线港视作枢纽港的延伸,实现港口物流一体化运作。货物在内河码头和枢纽港间通过驳船开展区间调拨,实现 24 小时流转不停歇,进一步优化了大湾区物流资源配置,提升了大湾区港口群的物流效能,促进江海港口优势互补、提升大湾区港口群国际竞争力。在"湾区一港通""粤港澳大湾区组合港"模式下,企业一般只需在支线港办理一次海关手续,大幅缩减通关周期,并可节省 30% 以上的报关成本。而且由于将海关通关、查验等监管环节延伸到沿江港口,生产制造企业可以根据实际生产需求充分利用各沿江港口的仓储、装卸等物流资源。据相关企业评估,此次"深圳蛇口 - 云浮新港"组合港启动后,预计可以大幅压缩整体物流时间 2-3 天,还能减少在一线港口的仓储费等费用,码头场地和集装箱周转效率随之进一步提高。据广州海关、深圳海关统计,今年以来,"湾区一港通"、"粤港澳大湾区组合港"等大湾区物流一体化改革项目马力十足、动能强劲,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增量"成绩单。截至 4 月中旬,"湾区一港通"模式下累计进出口吞吐量达 2.81 万标箱,已超去年全年数量;"粤港澳大湾区组合港"累计进出口吞吐量达 6.5 万标箱。

采写: 新快报记者 王娟 通讯员 关悦

标签: qu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