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电子印章管理暂行办法》发布,首创电子印章市场化服务模式
发布日期: 2022-04-25 20:10:37 来源: 新快报

新快报讯 近年来,随着电子印章在广东的广泛应用,群众实现一分钟内自助办理不动产证明,跑一次即可线上线下同步签出电子出生医学证明,足不出户就能申领电子就业报到证,还能验证加盖电子印章的证明文件真伪……小印章正在发挥出更大作用。

为进一步提升电子印章管理规范水平,《广东省电子印章管理暂行办法》(下称《办法》)于近日印发,在全省内统一电子印章规划和管理,推动电子印章系统互联互通,在全国首创电子印章市场化服务模式,为增加市场主体活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统一全省电子印章管理体系

《办法》共七章25条,从电子印章系统、电子印章申请与制作、电子印章使用与管理、信息安全要求、法律责任等方面,对电子印章适用范围和管理部门、分类建设运营电子印章系统、加强电子印章全流程管理、强调信息安全和法律责任等进行明确。

《办法》提出“统筹规划,分类管理”的原则。具体而言,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统筹建设全省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的电子印章系统提供统一服务。省公安厅负责省内社会组织、企业单位、个体工商及其他组织电子印章的规范管理。省密码管理局负责规范管理电子印章密码应用,以此推动实现电子印章的互信互认,减少重复投资。

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将统筹建设全省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电子印章系统,为各级党委、政府、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以及人民团体、事业单位提供电子印章申请、制作、备案、查询、变更、注销、签章、验章和使用管理等服务。

《办法》的出台,将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规范化、便利化水平,为深化广东数字政府2.0建设提供保障,也让群众更具获得感、幸福感。一方面,公职人员在办理各类政务服务时可便捷地使用电子印章,加盖电子印章的电子文件可跨部门互认,减少繁重的纸质版档案的整理和归档,节约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进一步提升政府行政效能,帮助基层减负。另一方面企业和群众在手机或电脑上可直接提交办事材料申请加盖电子印章,可减少在政务服务大厅办事窗口来回跑动次数。同时,提出了统一制章管理、统一应用服务的具体举措,有效降低企业、群众办事成本。

首创电子印章市场化服务

《办法》创新提出电子印章市场化服务模式。由政府部门统筹规划,引导社会力量按照国家和省的标准规范建立电子印章系统,为广东省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以及其他组织提供电子印章服务,在帮助减轻财政资金压力的同时,规范制章标准,提高发章效率,从而催生更丰富的电子印章应用场景。

据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局长杨鹏飞介绍,《办法》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将推进电子印章在商事登记、看病就医、房产交易等方面的应用,鼓励引导电子印章在金融服务、电子合同签署等场景的应用,为电子印章的跨行业、跨区域、跨层级的应用构建了良好的制度基础。随着《办法》落地实施,电子印章的使用范围将扩展到更多场景和领域,进一步便利市场主体,持续降低交易成本,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助力数字经济发展。

据悉,得益于在电子印章领域的先行先试,广东电子印章得到广泛应用,配套产业获得长足发展,政务服务便捷度和企业群众获得感明显提升。全省已累计制发政府部门电子印章超6万枚,累计提供签章服务超15亿次,目前月均服务超2.3亿次。

采写:新快报记者麦婉诗 通讯员粤政数

标签: 政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