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未来五年怎样干?《规划》正式出炉!
发布日期: 2022-04-26 05:25:34 来源: 新快报

新快报讯   近日,《佛山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下称《规划》)正式印发。《规划》提出到2025年,健康佛山建设和卫生强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居民主要健康指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地区)水平并位于全省前列,韧性、智慧、高质量、全赋能的粤港澳大湾区卫生健康极点基本建成。《规划》分4个部分,是指导佛山卫生健康事业未来5年发展的重要文件。

过去五年

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明显提高

“十三五”期间,佛山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明显提高。2020年佛山全市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2.35岁,比2015年增加1.88岁,婴儿死亡率从2.25‰下降为1.53‰,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3.06‰下降为2.53‰,孕产妇死亡率为8.77/10万。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基本达到发达国家(地区)水平。

2020年,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2281家,比2015年增加54.64%。全市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2.30人、每千人口拥有注册护士2.96人,分别比2015年增加0.22人、0.41人;每万人口拥有公共卫生人员数6.45人、每万人口拥有全科医师数2.87人,分别比2015年增加0.29人、0.84人。

“十三五”期末,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231.95/10万,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99.65%,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76.72%,Ⅱ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74.75%,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11.63%,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207.13/10万,70岁以下人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4.33/10万,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96.27%,均高于国家要求。

今后五年

实施13个重点任务10个专栏项目

《规划》提出了13个重点任务,包括全面落实健康优先战略、完善平战结合的公共卫生安全体系、构建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筑牢医防融合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打造珠江西岸的高水平区域医疗中心、推动中医药强市建设迈向新高度、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培育优势互补的健康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优化重点人群服务管理和家庭发展支持体系、强化卫生健康系统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提质升级、加快医药科技创新和医教研协同发展、提升卫生健康全行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等。

《规划》提出了10个专栏项目,包括深入开展“健康佛山”行动项目、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建设项目、创新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项目、完善公共卫生体系重点项目、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项目、推进中医药创新发展重点项目、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项目、职业健康服务项目、重点人群服务项目、卫生健康信息化提升项目等。

其中,在完善平战结合的公共卫生安全体系方面,《规划》提出,到2025年,每万人配置1—2台AED;全市设置不少于100个市级监测哨点,哨点监测传染病病种覆盖率不少于80%;每万人口拥有公共卫生人员数10人;院前急救呼叫满足率90%;每3万人口拥有救护车数1台。

在构建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方面,《规划》提出到2025年:每千人口拥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6张、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3.2人、每千人口拥有注册护士数3.65人、每万人口拥有全科医生数4人。

在推动中医药强市建设迈向新高度方面,《规划》提出到2025年:每千人口拥有中医床位数0.7张、每千人口拥有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数0.65人。

在聚焦民生福祉增进方面,《规划》提出通过创新医养结合健康安居服务提供模式,促进健康老龄化,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大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到2025年:人均预期寿命≥82.4岁;医养结合床位总数达到10000张;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5.8位。 

采写:新快报记者 胡珊霞  通讯员 佛卫宣

标签: 医疗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