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记者许婉婕 通讯员穗文广旅宣报道 2022年5月,《广州市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方案》(简称《方案》)正式出台。《方案》提出了构建多维度保护体系、推动非遗“五在”工程、实施跨界融合和聚集化发展等创新举措。
各区将设立非遗集中展示场所
《方案》指出,到2022年,广州市非遗保护传承水平得到明显改善;到2025年,非遗系统性保护水平得到提升;到2035年,非遗得到全面有效保护。
《方案》提出,未来,广州将全面落实政府职责并纳入考核,包括把非遗保护工作纳入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健全联席会议机制、将非遗保护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等举措,重点解决基层非遗保护活力不足的问题,突出强调全面落实法定职责,奠定非遗保护上台阶的坚强基石。并提出,国有物业优先租用于非遗,租期可延长至12年,将有利于解决非遗传承场地不足的困难。
全面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也是重中之重,《方案》提出,实施多层级的非遗名录管理、多层次的体验设施建设、多维度的数字化保护等举措。除了建设市级非遗展示中心外,还将在各区设立不少于1000平方米的综合性非遗集中展示场所,更充分地实践“见人间物见生活”的非遗保护理念。
建设更多非遗街区
《方案》提出,要以传承人为核心激发传承活力,包括大幅度提高传承人补助标准、提升代表性传承人传承能力、建立传承人能力考评体系等举措。还明确了将补助经费分为生活补助和传承补助,并提升传承补助额度,加强评估和动态管理,为传承工作打下坚实保障。
《方案》将聚集化作为非遗未来发展方向,包括将多处城市地标打造为岭南文化综合展示体验地、建设区域性非遗聚集区等举措。2020年8月,永庆坊非遗街区开市,现已成为集中展示岭南文化的重要窗口,得到广泛认可。广州将继续支持建设非遗聚集区,推动建设更多非遗街区、非遗特色小镇、非遗园区、文化生态保护区。
广州将通过推进非遗旅游工程、非遗宣传矩阵工程、非遗融入国民教育工程,培育“非遗+”新业态等举措,促进社会广泛参与非遗赋能多领域。《方案》强调,广州将建设非遗“五在”工程,将非遗进景区、进博物馆、进校园、进商场、进社区提升到新阶段,实现非遗在景区、在博物馆、在校园、在商场、在社区,从而厚植非遗传承土壤。
标签:
-
1科技手段助力公益诉讼 大大提高了办案的效率和精准度
-
2高通宣布新一轮100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 没有设定截止日期
-
3浙江富阳大源镇举办“婆媳同心”主题笔会雅集活动
-
4摩迅科技:“VR云看展”是如何为展会数字化赋能的?
-
5我爱我家志愿者服务队:弘扬抗疫精神 守护社区平安
-
6万亿睡眠市场正在觉醒,福气多智能床展现高端科技
-
7CCBEC 深圳跨境展开启更多线上平台新功能 踏上云之路
-
8联想集团终止科创板IPO 柳传志约1亿元高薪酬传闻四起
-
9技术领先,出行0焦虑,瑞虎7 PLUS新能源闪耀瑶光2025 奇瑞科技DAY
-
10全新换代 全新设计!全新一代瑞虎7 PLUS内饰曝光 科技感、豪华感爆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