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前,陈女士就反复出现不明原因腹胀,时而伴随胸闷、心悸不适,但并未引起重视。直至自己都能摸到下腹部有硬块时,才就诊。一查才发现,在子宫萌发的肿瘤,悄然生长,竟沿血管,爬入人体最重要的器官——心脏。如果放任不管,将堵塞右心房及三尖瓣口,严重将导致患者心衰死亡。
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十几个专科联手救治下,她盆腹腔的巨大肿物被连根拔起,彻底铲除。术后,在多学科专家的精心治疗下,陈女士勇闯难关,克服了急性肾损害、脓毒症、尿路感染、消化道大出血等一系列挑战,最终顺利康复,重获新生。
专家提醒女性朋友:"在患有妇科疾病的时候,当确认需切子宫时,切勿恋恋不舍 …… "
子宫肌瘤从下腹一直长到了心房
陈女士曾辗转于多家医院,都被告知病情复杂,建议到上级医院就诊,最终,陈女士来到了中山一院妇科主任姚书忠教授的门诊,姚书忠教授给陈女士进行系统的查体后,立即为其安排了入院。
入院两天后,妇科、医学影像科、核医学科、病理科、肿瘤介入科联合会诊,专家们决定进行超声定位下细针穿刺活检,并进一步完善 PET-CT 协助判断肿物情况。最终,陈女士的病理提示为静脉内平滑肌瘤,是子宫肌瘤的一种。
姚书忠教授介绍,平滑肌瘤虽是良性肿瘤,但陈女士体内的平滑肌瘤体积巨大,约 30×25×25cm,而且有类似恶性肿瘤的生物学特性——侵犯周围邻近器官及血管。若积极手术治疗,完整切除肿瘤,陈女士是完全有可能治愈的,但肿瘤累及多个重要器官以及静脉回流系统,手术风险极高;若不行手术治疗,肿瘤可继续侵犯静脉与心脏,随时有右心衰竭以及瘤栓脱落后肺栓塞可能,导致猝死。如此复杂的病情,摆在陈女士与医生面前均是两难的决择。
十多学科专家强强联手,轮番上台手术
"累及心脏的脉管内平滑肌瘤的手术方式有两种,即心脏手术与盆腹腔手术同时或分步进行,两种方式各有利弊,如何选择仍有较大争议性。"姚书忠教授介绍。经过多学科专家反复讨论,并结合患者自身条件,治疗团队最终决定心脏手术与盆腹腔手术同时进行。
手术从早上 9 时开始,十多专科专家紧密合作,联手作战至深夜 11 时多,整个手术共耗时 14 小时 35 分钟,手术中,妇科、胃肠外科、心脏外科、血管外科、肝外科、体外循环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在内的十多名专家联合,将巨大肿瘤原发部位子宫和双侧附件全部切除;并经右心房、下腔静脉切口分别取出心房内瘤体以及长满瘤体的几十厘米长的下腔静脉连根拔除。
在这个庞大而复杂的手术中,专家团队也遇到了突发状况。当取出静脉内瘤栓后,医生们再次探查瘤栓起始部位——左肾静脉,发现静脉壁破坏严重,为保证左肾功能,需进行左肾切取以及自体肾移植。这时,肾移植科黄刚教授、邓荣海副教授共同上台实施操作,切取左肾后,他们发现肾血管灌注顺利,但因盆腔肿物压迫左侧髂血管区,导致变形,只能取右侧髂窝进行自体肾移植。
相关资料图
术后,陈女士还出现了急性肾损害、脓毒症等症状,经过多学科会诊和重症监护后逐渐好转。术后一个月,她恢复了正常活动与饮食,监测彩超提示移植肾形态与血液均正常,手术伤口愈合良好,顺利康复出院。
采写:新快报记者黎秋玲 通讯员彭福祥 梁嘉韵
标签:
-
1科技手段助力公益诉讼 大大提高了办案的效率和精准度
-
2高通宣布新一轮100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 没有设定截止日期
-
3浙江富阳大源镇举办“婆媳同心”主题笔会雅集活动
-
4摩迅科技:“VR云看展”是如何为展会数字化赋能的?
-
5我爱我家志愿者服务队:弘扬抗疫精神 守护社区平安
-
6万亿睡眠市场正在觉醒,福气多智能床展现高端科技
-
7CCBEC 深圳跨境展开启更多线上平台新功能 踏上云之路
-
8联想集团终止科创板IPO 柳传志约1亿元高薪酬传闻四起
-
9技术领先,出行0焦虑,瑞虎7 PLUS新能源闪耀瑶光2025 奇瑞科技DAY
-
10全新换代 全新设计!全新一代瑞虎7 PLUS内饰曝光 科技感、豪华感爆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