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事通!广东名校做客新快报直播间 为高考考生提供最新招生资讯
发布日期: 2022-06-20 08:51:20 来源: 新快报

■6月19日,由广东新快报社主办的“悦读高校 再战新程——2022广东影响力高校成果风采展暨高考志愿填报指导公益直播开播,14所高校相聚云端进行直播招生宣讲;多位专家聚焦院校专业组、择校、专业选择、职业生涯规划、志愿填报等热点话题,全方位为考生和家长答疑解惑。

如何提高录取几率?

中大建议:志愿填报冲稳保,服从调剂不退档


(资料图片)

华师建议:可同时填报师范类和非师范类专业组

高考成绩将放榜,对于考生来说,志愿填报是人生职业规划的关键节点。6月19日,广东新快报社举办“悦读高校 再战新程——2022广东影响力高校成果风采展暨高考志愿填报指导公益直播荟”活动,十余所高校招生负责人相聚新快报直播间,为考生带来最权威的招生资讯和志愿填报指引。另有多位专家聚焦院校专业组、专业选择、职业生涯规划等话题,全方位为考生和家长答疑解惑。

■策划:林波 刘浩

■统筹:新快报记者 王娟

■采写:新快报记者 徐绍娜 邓善雯 黄闻禹 王娟

实习生 廖航 陈治吏 李振昭 陈海丹

■摄影:新快报记者 龚吉林 邓迪

■广东新快报社相关负责人林波为中山大学招生办张洁老师颁发“首席阳光讲师”纪念奖牌。

中大:在粤计划招生3630人

中山大学招生办张洁老师介绍,2022年中山大学在广东省内的招生计划为3630人,较去年增加5人。今年中大63个学院69个专业按院系专业(类)招生,高考录取即确定主修专业,并遵循“零调剂、认加分、无级差、不退档”的招生政策——报满不重复的专业志愿不会调剂到未报考的志愿、认可考生政策性加分、专业录取无级差、政审和体检合格不退档,最大限度满足考生专业志愿。

张洁介绍,2022级新生大一在广州校区南校园集中培养,大一学年结束后进入高考录取专业所在院系的校区(园)培养。学校所有招生专业都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都可本硕博连读培养。另外,实施新高考改革省份的考生,如想就读中山大学的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基础医学、法医学、预防医学等医学类专业,今年只要求选考的科目为“物理+化学”。

对于考生关注的转专业问题,张洁表示,中大的转专业规定呈现四大特点。一是转出门槛低,除强基计划、高水平运动队、保送录取运动员、艺术类专业外,转出人数无限制;二是接收人数上限高,各专业接收计划人数上限为本专业同年级人数的30%;三是可申请多次,大一至大四均可申请转专业;四是原专业可转辅修。

如何填报志愿才能增大录取几率?张洁给出了“志愿填报冲稳保,服从调剂不退档”的建议。考生可关注“中大招生”微信小程序,查询近三年录取分数线作为填报参考。具体来说,如果往年投档线比自己分数略高,考生可以冲一冲报考中大,或许能以较低分数被录取;如果分数和近几年投档线相当,投档成功的可能性会很大;如果往年投档线低于自己的分数,那么能保证不被滑档。

华师:本科计划招生7614人 新增五专业

华南师范大学招生考试处袁宙在新快报直播间介绍,今年华师本科招生计划为师范类2761人、非师范类4853人。

与往年相比,今年华师新增的本科专业为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储能科学与工程、金融科技、服装与服饰设,主要分布在南海校区和汕尾校区。汕尾校区招生计划数比去年多一些。

院校专业组设置方面,主要分三个批次。其中,提前批次的教师专项计划按不同定向地市设置20个院校专业组。

本科批次方面,按不同选考科目要求,共设置45个院校专业组,其中师范类和非师范类专业各设置了10组,地方专项设置了5个专业组。袁宙提醒,“地方专项对学生的生源地有要求,考生需在报考前了解自己是否属于地方专项考生。”

如何填报志愿增大被华师录取的几率?袁宙温馨提醒:一是考生可以同时报考华师多个院校专业组;二是考生可同时填报师范类专业组和非师范类专业组,以增大被录取的几率。

需注意的是,华师部分专业有体检要求,考生填报志愿时要注意。除规定的相关特殊情况外,华师全日制本科在读学生均可提出转专业申请,但汕尾校区学生只限在汕尾校区的招生专业间进行,中外合作办学、中外联合培养专业学生只限在本招生专业组的各专业间进行。

■活动现场。

华工:预计在粤招生3480人 投档录取认加分

华南理工大学2022年预计在全国招生6980人。华工招生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王亚南在新快报直播现场透露,华工今年在粤招生预计3480人。

2022年,华工在普通类招生共设4个专业组,按专业类招生20个,按专业招生30个,另外还有22个教学改革班直接招生,其中8个专业在广州国际校区,采用综合评价招生。新增4个招生专业和教改班,包括“化学类(拔尖基地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拔尖基地班)”“金融科技”“智能建造”。此外,还启动了工科试验班招生,包括智能装备与先进制造、智慧土木与数字建造两个方向。

王亚南表示,华工今年实行“志愿保障计划”,普通类考生服从调剂的,只要符合录取要求就不会退档;专业志愿填报没有分数级差;投档和安排专业时以高考投档成绩为准,承认符合教育部政策的加分,相比去年投档认加分、专业录取不认加分有所变化。

今年华工面向广东普通类考生将继续实施专业志愿填报“6+1”,即考生报满6个不同的专业以后,可在志愿填报时间结束起一周内,到华南理工大学本科招生网填报1个非意向专业(类),则考生调剂时将避开该专业(类),作为志愿填报的重要补充。

南医大:总计划招生3100人 临床医学扩招16人

南方医科大学招生宣讲人王晶在新快报直播间介绍,南医大2022年总计招生计划为3100人,其中广东省内招生1741人。

该校共有医、护、药、技、研、管6大类专业,23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7个国家特色专业。对考生和家长们较为关注的临床医学专业,王晶介绍:“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是本硕博融通培养,遵循‘八年一贯,整体优化,夯实基础,注重素质,面向临床’的原则,实行高标准、严要求的精英培养。”今年,该专业全国招生人数为120人,其中广东省内招生45人。

而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2022年全国招生人数为600人,其中广东省内招生488人,该专业省内扩招了16人。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学校新开设了一个临床药学(卓越药师班),计划招生20人。

王晶建议考生在志愿填报时,要关注高校招生计划与专业组设置的变化,遵循“冲、稳、保”规则,慎重选择不服从调剂。考生入校后有三次转专业的机会。报考该校需注意体检要求,色盲、色弱不能填报医学类专业。

汕大:计划招生4600人 东校区今秋启用

汕头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苏俊枝介绍,今年汕大本科生招生计划拟定为4600人,较2021年增加1000人;其中广东省3653人、省外896人,高水平运动队计划5人、预留计划46人。总计划同比增长27.7%。汕头大学东校区将于今年秋季启用,2022级本科生首批入驻。

今年,汕大再增加北京和天津2个招生地区,专业包括汉语言文学、法学、行政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大数据营销)等优势特色专业。另外,今年汕头大学将新增泰语、物理学两个新专业。新增土木工程(智能工程特色班)、行政管理(智慧城市特色班)等两个特色班;新增金融学(国际金融、数字金融)、工商管理(创业与创新管理)等6个招考方向。值得一提的是,汕大为学生提供三次申请转专业的机会。

据悉,自2019年起,李嘉诚基金会在汕大实施本科生学费全额奖励计划;奖励计划首期奖励对象为2019级至2022级本科生,支持这四个年级的汕大本科学生在校修读完成本科所有课程。

广财大:总计划招生7703人 新增三专业

广财大招生考试处副处长吴玉强在直播中介绍,今年广东财经大学计划招生约7700人,其中校内普通招生计划6300人、协同育人项目计划1320人、高水平运动队计划10人。学校共设本科招生学院18个,2022年招生的专业60个。

“今年我校招生有四大亮点。”吴玉强介绍,“第一个亮点,是今年我校新增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总数达到了18个,含会计学、金融学、工商管理、法学、税务等热门专业。”第二是广财大招生计划安排优先服务于国家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战略和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招生计划向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需求大就业好的专业倾斜。“这些专业招生计划共5100余人,占总计划数约70%”。

今年,广财大新增金融科技、人工智能、跨境电子商务3个新专业将对外招生。学校还加大了对新文科(新商科)专业的建设。开设会计学(智能会计)、税收学(智能税收)、数字经济、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开发与管理)等多个新文科(新商科)类专业,聚焦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

吴玉强建议广东省普通历史类排名22000左右,普通物理类排名70000 左右的考生大胆填报广财大本部各专业,而填报协同育人培养项目的考生排位还可适当减低。

广师大:普通高考计划招9354人 新增两招生专业

“今年我校主要面向广东、湖南、湖北等21省市(自治区)招生。招生计划10600人,其中普通高考计划9354人。”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招生就业办公室主任苏敏在直播中介绍,广师大今年广东省内计划招生8098人,外省计划1164人,预留计划92人。

该校今年首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以及台湾学测考生,招生计划单列5人;新增新疆少数民族预科班招生计划30人,不列入2022年招生计划里。同时,还将继续进行海南少数民族预科班招生,共40人。

今年该校与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协同培养,共设有4个院校专业组,协同培养(4+0,2+2)招生计划205人。同时,学校新增国际班招生,招生计划120人,主要与美国恩波利亚州立大学和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开办中外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

苏敏介绍,学校设有7个计划类别,涉及9个大类专业的74个专业,新增了戏剧影视文学、体育教育两个招生专业,其中有4类是物理类历史类兼招。

苏敏提醒,考生在充分了解自身分数排位和学校招生政策后,可以筛选出自己有意向的院校专业组,并进行先后排序。考生确定专业后,以专业评估结果为主要依据,适当参考学校综合实力和地理位置。

广药大:广东省内计划招生5653人

广东药科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杨天平介绍,广药大今年在全国25个省、区、市计划本科招生6300人,其中广东省计划招生5653人(含111名地方免费医学生招生计划),其他24个省、区、市计划招生647人。

今年广药大物理类和历史类专业(卫生专项计划除外)按首选和再选科目选考要求分别设三个院校专业组。杨天平建议,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多填报院校专业组,专业组内尽量填满选报专业,同时建议填上1个服从专业调剂选项,可以增大被录取机会。

结合往年情况和今年招生实际,杨天平建议广东省内考生:“物理类排名13万名以内,历史类排名4万名以内的考生大胆报考;物理类排名14万名以内,历史类排名5万名以内的考生可以大胆冲一冲我校。”

港中大(深圳):在广东提前批招12人 综合评价招收319人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022年夏季高考有三种招生方式。就广东省而言,提前批招收12人,历史类与物理类各6人;综合评价共招收319人,包括历史类99人和物理类220人;音乐类共招收8人,新增音乐学专业招收3人。

港中大(深圳)近三年提前批录取平均分省排名呈上升趋势,2021年历史类为377名,物理类为666名,已连续6年成为广东省内院校中录取分数最高的大学。

学校开设了25个本科专业,较去年新增四大专业,即材料科学与工程、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电子与计算机工程。

学校实行大类招生模式,理科实验班学生在大一选课前根据个人兴趣和特长自主选定所属学院。

学校提醒,由于学校课程以英文授课为主,高考外语单科成绩须达到120分及以上,非英语语种考生需慎重报考。

UIC:普通高考在粤招生计划872人

直播中,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简称:UIC)招办主任林群英介绍,UIC2022年计划在全国28个省市招生2000人,其中,在广东省的招生计划为872人。

UIC对广东省的考生分为三个批次招生。其中,本科批次为普通类本科院校招生,招生人数90人,包括首选科目历史的招收25人、首选科目物理的招收为65人;提前批次特殊类型为综合评价招生(考生只能填报其中一类),招生计划760人,包括首选历史科目的招生240人,首选物理科目的招收520人;本科录取批次为艺体类本科院校(专业)音乐表演招生,包括器乐类招生16人,声乐类招生4人。

UIC普通类本科院校批次今年招生分为工商管理类、新闻传播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历史类、物理类考生均可报考)、计算机类(仅招收物理类考生)4个大类。

对报考该校综合评价类的考生,原则上要求高考成绩须达到特殊类型录取控制线。但对在入学测试中表现特别优秀的考生(满分为225分全英文入学测试成绩达到200分或以上),高考成绩放宽至特殊类型录取控制线下30分(含30分)以内,根据考生综合成绩总分择优录取。

广以:在粤招生计划210人 奖学金最高60万

今年,广以总招生计划410人,其中在广东省内招收210人。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数学与应用数学、机械工程、生物技术和化学6个专业面向全国招生,都是与环境、能源和人类健康三个领域相关的专业。其中化学专业为首次招生,想要报名该专业的广东考生需要在选考科目上满足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的条件。

学校针对2022级本科新生设立多项奖助政策,新生最高可获得四年60万元奖学金资助,包括校长奖学金、新生入学奖助学金、优秀理工竞赛类奖学金等。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所有入学学生完成学业后将同时拿到以色列理工学院和广以的学位证书。

广州幼专:拟扩招500人 新增3个专业

广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招生办主任神卫东介绍,该校今年总招生计划数1500人,普通高考计划数406人,总体相比上一年扩招500人。

广州幼专现已开设具有教师教育特色的学前教育、早期教育、音乐教育、美术教育4个专业,2022年新增舞蹈教育、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等3个专业,并重点建设学前教育专业,逐步形成以学前教育为龙头、艺术教育为补充、体育与健康为辅助的专业群建设体系。

神卫东透露,据统计,近年仅广州市幼儿园的师资缺口就达到一万人以上。学校致力于培养“有梦、有艺、有为”的高素质幼儿教师。

标签: 志愿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