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速递:广东PM2.5稳达世卫第二阶段标准
发布日期: 2022-06-24 05:49:56 来源: 新快报

新快报讯 23 日,广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新闻发布会之强化生态文明建设专场。发布会上,省生态环境厅厅长鲁修禄通报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关情况。他提到,全省将着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广东样板,让广东大地青山常在、秀水长清、空气常新。

527 条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

鲁修禄说,在经济总量长期领先和人口数量稳定增长的同时,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水平和改善幅度持续走在全国前列。具体体现为,大气环境质量连续七年全面达标,2021 年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 94.3%,PM2.5 平均浓度降至 22 微克 / 立方米,率先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和世卫组织第二阶段标准,率先转入以臭氧防控为中心的攻关模式,率先构建大气污染防治先行示范区。


(相关资料图)

水环境质量实现重大改善,原有 9 个劣 V 类国考断面全部消劣,527 条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茅洲河、练江由污染典型变为治污典范;2021 年 149 个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为 89.9%,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达 90.2%,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鲁修禄提到,绿色日益成为广东发展的鲜明底色。比如,珠三角地区率先建成首个国家级森林城市群,森林覆盖率提高至 58.7%;率先开展碳排放权交易、碳普惠机制和碳捕集技术等试点示范工作,截至 2021 年全省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和金额分别为 1.997 亿吨和 46.1 亿元,为建立全国统一碳市场作出有益探索。

同时,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显著增强。在环境基础设施方面,2021 年全省城市(县城)污水处理能力达 2947 万吨 / 日,污水管网长度达 7.34 万公里,相比 2018 年分别增加 41%、33%,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第一;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从 2018 年不足 20% 提高到 45% 以上。

制定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实施意见

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省能源局局长吴道闻提到,广东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比如,编制《广东省生态文明建设"十四五"规划》;出台《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实施意见》,推行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投资、绿色建设、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生活、绿色消费;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实施方案》。

经济社会绿色转型步伐加快。首先,促进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省建立了覆盖 20 个战略性产业集群的"链长制"。提高能源清洁化水平,比如说推动海上风电实现跨越式发展,积极发展光伏发电,2021 年全省新增海上风电装机 549 万千瓦、新增光伏装机 225 万千瓦。另外,广东推动大宗货物和中长途货运"公转铁""公转水";推广新能源汽车,2021 年推广超 27 万辆;加快打造低碳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累计建成电动汽车充电站 4100 座、公共充电桩 17.3 万个。

累计建成城市生活污水管网 7.4 万公里

改善人居环境离不开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副厅长刘耿辉说,近年来,该厅补齐生活污水管网短板,强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弱项。

目前,全省累计建成城市生活污水管网 7.4 万公里。全省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能力达 2947 万吨 / 日,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全省地级以上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自 2018 年的 62% 提升到目前的 76%,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生化需氧量浓度从 2018 年的 88 毫克 / 升提升到目前的 96 毫克 / 升。

在补齐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层面,根据《广东省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十四五"规划》,预计"十四五"期间,广东将新建城市生活污水管网 7 千 5 百公里以上,新增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能力达 490 万吨 / 日以上,预计带动基础设施投资达 800 亿元以上。

采写:新快报记者 陈慕媛

标签: quot 城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