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这水很甜!再也不用担心逢年过节缺水用,也不用抽井水河水喝了!”汕尾市海丰县黄羌镇赤竹坡自然村的村民高兴地说着,还拧开了水龙头给工作队看。这是日前驻黄羌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下称工作队)到村内调研集中供水项目落地情况时发生的一幕。原来,村里以前的水塔容量小,每逢过年过节返乡村民一多,就会出现没水用的情况。如今,通往该自然村的集中供水项目已完工,彻底解决了困扰村民多年的用水难题。
工作队队长(中间)带队到村里查看集中供水项目的落地情况。
(相关资料图)
民生无小事 枝叶总关情
黄羌镇是个山区镇,镇内面积大、各村分布远,一些地处边缘的自然村内饮用水问题仍未能妥善解决,多以井水、山水为饮用水来源。由国家税务总局汕尾市税务局牵头,汕尾市生态环境局、中国电信汕尾分公司、邮政储蓄银行汕尾市分行组成的驻黄羌镇帮扶工作队自去年7月份进驻以来,多次在各村调研民生短板情况,得知这个困扰村民的难题后,一直记在心里。
自来水管道铺设现场。
“民生无小事,黄羌镇各行政村在产业基础和民生设施方面相对比较薄弱,而且很多自然村空心的状况比较严重,我们帮扶的担子不轻。”镇党委副书记、工作队队长吴甘霖说,“最急迫的是几个边缘自然村的日常用水问题,个别村在冬季缺水时连井水都喝不到,只能抽河水饮用,存在很多潜在风险。”
查漏补缺 走好供水最后一公里
为补齐乡村集中供水最后一公里,保障村民饮用水安全,工作队及镇党委、政府联合村委干部对全镇进行摸排,对还存在用水难的几个自然村实地考察,走村入户咨询广大村民意见,制定了自然村集中供水项目实施方案并纳入第一批乡村振兴项目库。
工作队查看修建完毕的水塔。
工作队争取上级支持,统筹涉农资金、乡村振兴帮扶资金85万元,用于双圳村委的学田自然村、赤竹坡自然村及松林村委的汉塘仔自然村等3个自然村的安全饮用水保障。项目包括修建1个水塔、3条通往自然村的自来水管道合计约4公里,目前已按期完工,解决了3个自然村近2000名村民的饮水问题。
接下来,驻镇工作队将继续对各村上报的民生问题进行调研考察,对迫切需要补齐的民生工程进行筛选入库并安排尽快进行建设,持续推行黄羌镇各行政村基础设施的改进。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杨升华 通讯员 张志冲
标签:
-
1科技手段助力公益诉讼 大大提高了办案的效率和精准度
-
2高通宣布新一轮100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 没有设定截止日期
-
3浙江富阳大源镇举办“婆媳同心”主题笔会雅集活动
-
4摩迅科技:“VR云看展”是如何为展会数字化赋能的?
-
5我爱我家志愿者服务队:弘扬抗疫精神 守护社区平安
-
6万亿睡眠市场正在觉醒,福气多智能床展现高端科技
-
7CCBEC 深圳跨境展开启更多线上平台新功能 踏上云之路
-
8联想集团终止科创板IPO 柳传志约1亿元高薪酬传闻四起
-
9技术领先,出行0焦虑,瑞虎7 PLUS新能源闪耀瑶光2025 奇瑞科技DAY
-
10全新换代 全新设计!全新一代瑞虎7 PLUS内饰曝光 科技感、豪华感爆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