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社工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相关资料图)
陈添辉:
陈添辉,今年28岁,现在中山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同时也是一名驻村社工。
2021年7月起,陈添辉扎根连南瑶族村寨,担任驻村社工,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共同寻找社区发展出路。这些年在大湾区的专业学习和实践经历让他明白挖掘本土特色、推动社区共治的重要性。未来他计划投身社会工作,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帮助困难群体。今年5月,他获评首届大湾区十大杰出港生,他也在比赛中获得了单人项的“社会责任奖”。
“在粤港澳大湾区生活的这七年,我认识了来自祖国各地的朋友,性格开朗了很多。大湾区就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让人与人紧密相连。”陈添辉如是说。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应华
■摄影:新快报记者 林 里
“我喜欢跟农村相关的工作,觉得很有趣”
2005年,读小学6年级的陈添辉来到香港生活。在中学时,他选修的是企业管理和化学物理,但不久之后他就发现自己并不喜欢,“我反而喜欢跟农村相关的工作,所以我当时就在想,大学读社会学,而在内地读书经常有一些社会调研,去城中村或其他城市的农村,我觉得很有趣”。
陈添辉说,之所以在中学发现自己更喜爱社工方面的工作,和当时的经历密切相关,“身边的同学其实基本上都来自香港的最基层,再加上学校经常会组织我们去社区、老人院、‘劏房’或天台屋等环境比较差的地方做义工”。陈添辉回忆道,中学的六年时间里他断断续续做了五年的义工,“虽然这些活动挺累的,也没有钱,更没有考试加分,但每次都感觉开心很多,生活多了很多意义。”
当时,他就在心里笃定,一定要选自己喜欢并且觉得有意义的大学专业。2014年他中学毕业,但因成绩不理想,他复读了一年,但之后高考成绩未能如愿,他选择再一次复读,终于,第三次高考,他顺利被中山大学社会学专业录取,并在完成本科学业后继续在此攻读研究生课程。
因马拉松结缘清远,主动申请社会实践驻村
来到内地读书后,陈添辉去过肇庆、广州的一些城中村调研。除此之外,因为喜欢跑马拉松,他在师兄师姐的带领下,还去过很多地方参加马拉松比赛。就是在一次比赛中,陈添辉与清远结缘。“清远是我在跑马拉松中印象深刻的一座城市。”陈添辉解释,“在读书期间,我向学校请求,如果有清远的社会实践,那就让我去那里吧!2021年7月,我如愿以偿,来到了清远市连南县寨岗镇社会工作服务站,成为一名驻村社工。”
他告诉新快报记者,在清远连南县的偏远农村,他关注和服务农村“三留守”人员等困难群体,与当地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到了当地以后,陈添辉本以为那是个“很穷很落后”的乡村,但到了那里后他却发现其实村民的生活要好很多,“普通农民的住宅都有两三层高,街道也很干净。”他回忆道,他和村民一起插秧、割禾、晾谷,而村民也会给他们蔬菜,“这样的生活在大城市里比较难得。”
“将在香港社工身上获得过的帮助用以助人”
经过实地体验,陈添辉认为,通过挖掘社区优势资产,利用它们去解决社区的问题,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社区原有的资源和内生动力,相比起传统的“输血式”帮扶,义工去到社区“造血”效果更佳。
驻村期间,陈添辉发现当地的瑶族村民和客家人能歌善舞,而且少数民族的服饰非常好看,这些都能很好展现当地的文化,但他们缺乏一个组织,而且陈添辉感觉大多村民都对家乡的东西不自信。于是,他将这些妇女组织起来,让她们一起跳广场舞,并把她们培育成社区的志愿者,甚至有的人还成为了社区的骨干,共同参与社区的治理。
陈添辉说,他想帮助社区实现可持续发展,“不想驻村结束后社区就没有办法继续很好地发展”。他还表示,村民不仅有经济发展的需求,同样,在社区治理参与、情感获得上同样有需求,而团队目前也在构思,让当地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装饰品、服饰等通过电商平台售卖出去,以促进当地经济增长。
陈添辉当时住的地方是村委会杂物房临时改造出来的房间,没有空调,只有风扇。驻村期间,他带动当地村民开拓梯田,自己也亲身种田,帮助一个住在危房村民重建了住房。“因为我是基层出身,知道在低谷时生活有多难,我希望能将在香港社工身上获得过的帮助用以助人。”他解释道。
实地走一走、看一看, 感受更真实更有感情
同样是因为跑马拉松的缘故,陈添辉在很多城市都挥洒过汗水,“这让我从不一样的视角,更全面地认识了祖国。比起以前在香港,对内地的认识就仅仅停留于新闻媒体的报道,我觉得现在通过自己实地走一走、看一看,更加真实、更加有感情。”他感慨道。
在大湾区的读书学习、社会实践过程中,陈添辉的最大感受是“多元化”,“大湾区内地有9个城市,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年轻人,尤其香港的年轻人,来到大湾区发展,很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未来我还是希望从事社工工作或是与社工相关的职业,尽量去关注社区里的一些困难群体。”
香港回归已有25年,作为一名在广州读书多年、还在清远驻村的香港学生,陈添辉能清晰地感受到香港与内地的合作交流愈加密切。他表示,无论是学习、实习,还是创业、就业,内地都为香港学生提供了不少的帮助,让香港学生能够在内地尝试更多的可能性。
“回归的25年,经历过很多风风雨雨,但是我们最终都一起克服了种种困难。我希望未来香港可以更好地去融入国家的发展大局,包括大湾区的建设。希望祖国越来越富强,香港越来越繁华。”陈添辉表示,在此前的首届大湾区十大杰出港生比赛中,他认识了许多优秀的香港青年,他们不仅在专业上优秀突出,而且每个人都有家国情怀,他也很期待能与这群香港青年一起合作,充当两地信息友好传递的桥梁。
“我希望未来香港可以更好地去融入国家的发展大局,包括大湾区的建设。希望祖国越来越富强,香港越来越繁华。”
——陈添辉
标签:
-
1科技手段助力公益诉讼 大大提高了办案的效率和精准度
-
2高通宣布新一轮100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 没有设定截止日期
-
3浙江富阳大源镇举办“婆媳同心”主题笔会雅集活动
-
4摩迅科技:“VR云看展”是如何为展会数字化赋能的?
-
5我爱我家志愿者服务队:弘扬抗疫精神 守护社区平安
-
6万亿睡眠市场正在觉醒,福气多智能床展现高端科技
-
7CCBEC 深圳跨境展开启更多线上平台新功能 踏上云之路
-
8联想集团终止科创板IPO 柳传志约1亿元高薪酬传闻四起
-
9技术领先,出行0焦虑,瑞虎7 PLUS新能源闪耀瑶光2025 奇瑞科技DAY
-
10全新换代 全新设计!全新一代瑞虎7 PLUS内饰曝光 科技感、豪华感爆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