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视野】​驻湛江角尾乡工作队队员李海涛:以行动投身乡村振兴建设发展
发布日期: 2022-07-10 05:37:23 来源: 新快报

新快报讯“个人要当好乡村振兴事业冲锋在前的战士、帮扶乡镇的服务员、后方支援力量的联络员。”驻镇帮扶工作队在乡村振兴事业中应当扮演的角色是什么?广州市南沙区明珠湾管理局高级技术主管李海涛用在湛江市徐闻县角尾乡的一年点滴写下了他的回答。


【资料图】

转换角色“接地气”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

2021年7月6日,李海涛怀着一腔热血踏上徐闻县角尾乡,成为驻镇帮扶工作队的一员,开展产业帮扶相关工作并协助乡镇管理好乡村振兴建设项目。“与之前在明珠湾管理局的工作差别很大,投入到乡村振兴事业时,我们个人角色的改变最为明显。”李海涛谈到,这一年时间里,他懂得了帮扶工作不能一味的“高要求”,而是要深入基层扎实做好群众工作,项目管理要“接地气”。

这一年,李海涛和工作队队员们全面走访脱贫户374户,主动摸查乡镇所需、村民所需,积极联系南沙区内的各方资源对接帮扶乡镇。他提到,角尾乡当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低,因此,提升公共基础设施水平也是工作队在不断努力的方向。

他们一方面通过修缮供水设施、农村道路硬底化等工程打牢角尾乡持续发展的硬实力;另一方面积极开展捐赠教育图书、捐赠环卫设施等活动改善公共服务能力,增强乡村振兴软实力。

结合自身专业技术特长,李海涛敏锐地观察到当地村民通往港门渔港的交通设施亟需完善。长久以来,渔港周边六七个自然村的村民前往港口生产作业的必经之路,仅为一座极其简陋的木栈桥,无法满足基本通行要求。

李海涛便主动向明珠湾管理局请求引进建设工程技术支撑单位支援当地乡村振兴,目前港门桥梁已完成工程设计工作。“很期待桥梁能够尽快开工建设,建成后更方便本地村民的出行,并以交通之力进一步带动周边产业项目、旅游发展。”李海涛表示,如今正在协助当地政府方面推进项目建设报批报建工作。

挖掘特色品牌 打造红葱特色产业园

建设好乡村,不仅仅是为本地人的基础生活保障,更需要以特色产业带动经济“提质”。红葱在角尾乡拥有四百多年的种植历史,是当地的主要农产品之一。据介绍,目前当地种植红葱约七千亩,年产值可达一亿元,然而按照传统的技术进行种植,红葱存在产量较低、抗病害能力差等问题,农产品品牌价值低。

工作队广泛深入调研红葱产业,结合该产业实际,引进了知名农业科技单位对接合作,致力品种改良、设施升级,示范带动红葱提质增收,并升级全新的销售渠道。

李海涛表示,角尾乡万亩红葱特色产业园项目的规划文件已完成初步成果,届时将利用乡村振兴驻镇帮扶资金及南沙区对口帮扶资金完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引进技术团队优化种苗建设示范田,打造红葱特色品牌。

眼下,红葱产业园核心区先期建设内容已基本确定,李海涛对它满怀期许:“在有限的土地条件下,万亩红葱特色产业园实现年产值翻番是我们的目标。”

采写:新快报记者 农艳芳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