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实时:幼儿园、托儿所……广州荔湾区花地湾西南片区公服配套大升级
发布日期: 2022-07-15 18:43:23 来源: 新快报

新快报讯 14日,广州市规委会审议通过了荔湾区花地湾西南片区(AF0208单元)规划优化方案。优化过后,该片区公服配套将迎来大升级,共有6类36项。

现状:保留6栋商住楼与消防站


(资料图)

本次规划拟调整范围位于荔湾区中部,北至茶滘村,东至花地大道,南至浣花路,西至东漖北路,位于花地湾首期开发地块玉兰苑的西北侧,规划范围25.58公顷,属AF0208规划管理单元,单元主导属性为综合发展区。

片区现状保留中部已售6栋商住楼与现状消防站,其余建构筑物全部拆除并基本完成土地平整。具体体现为,现状保留建筑主要集中在喜鹊路沿线,包括紫薇苑5栋(乐怡居)、荷花苑1栋商住楼与现状消防站。南侧原艺和广场于2020年2月开始拆除,现已完成平整,东侧的原越和花鸟鱼虫大世界于2020年9月租约到期后拆除,现为空地。

规划范围内现行控规规划为二类居住用地、绿地、水域、中小学用地,其中,二类居住用地平均容积率3.14,规划范围现行控规总建筑面积为30.38万平方米。

短板:交通拥堵配套不足

规委会透露,该规划调整提升有几大必要性。首先是贯通金鹏路联系聚龙片区,立交化改造花地大道/浣花路节点,提升区域交通服务容量。经了解,花地湾片区现状交通情况较为拥堵,重要集散道路现状剩余容量有限。同时,片区西侧茶滘村与东侧聚龙片区正在实施开发建设,亟需通过道路调整使道路贯通,提升片区交通服务容量,并强化与东西侧城市空间联系,优化路网空间体系。优化方案指出,结合交通评估改善措施建议,立交化改造花地大道/浣花路节点,规划增设南北主线跨线桥,可缓解花地大道/浣花路节点运作压力,提升片区道路交通通行能力。

其次,提升公共服务配套水平,补强市政设施短板。规划优化方案提到,片区现状周边除空地以外主要为居住地块,建成年代相对较早,各项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与商业配套设施数量有所欠缺,整体服务质量不高,无法满足片区居民需求,亟需通过规划优化弥补公服设施短板与完善商业配套设施建设,提升片区活力。市政设施方面,方案提出落实110kV变电站。变电站将对标猎德变电站,结合公园绿地进行公共化、精细化设计,弱化邻避设施特性,以创新、匠心设计带动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主动融入多元城市空间和市民幸福生活。

此外,考虑项目开发实际,先行盘活开发条件成熟的地块。规划优化方案提出,资产包项目体量较大且涉及大量历史遗留问题,需要分期转化,以缓解企业前期一次性投入资金压力。本地调整范围内的地块权属清晰,目前已经清拆完毕,完成土地整理,具备成熟的开发条件,急需通过优化规划加快实施,推动花地湾片区开创全新局面,实现资产包良性滚动与高质量推进。

优化:规划36项公服设施

优化规划指出,落实河涌水系规划要求,南部规划水域及绿地,河涌以北规划学校及居住用地,并将居住用地中的幼儿园及托儿所靠南布局,形成沿河涌教育设施带,沿金鹏路布局商住混合用地,与喜鹊路中部商住混合共同构成T型结构,结合城市公共绿地形成连续的设施服务带。

另外,记者在规划图纸中看到,片区控高149米。规划优化后,片区将沿浣花路北侧河涌打造高低起伏的天际线,临河涌形成“前高后低”的空间形态。

本次规划优化范围总人口1.59万人,其中新建部分规划人口1.23万人。除荷花苑、紫薇苑已建小区配套公服设施之外,共规划6类36项公服设施(本次规划新建34项,现状保留1处,已批1处),总用地面积超5万平方米。

规划的36项公服设施中,区域统筹设施2项、街道级10项、居委级24项,包括幼儿园2处、托儿所1处,110V变电站1处,保留消防处1处,已批九年制学校1处。此前市规委会透露,为满足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该学校建设方案按照九年一贯制54班(36班小学、18班初中)、学生总人数2520人进行设计(详见《新快报》2022年3月31日A03版《54班九年一贯制 荔湾区花地湾增设学校解决学位缺口》)。

采写:新快报记者 陈慕媛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