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新快报讯 盛夏七月,稻谷金黄,增城区早稻陆续进入成熟期,田间地头收割机穿梭其中,一派忙碌景象,处处弥漫着丰收的喜悦。今年以来,增城区主动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落实党政同责,毫不松懈抓好粮食生产。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安全有效供给,推动粮食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构建“三位一体”政策体系,激发农户种粮积极性增城区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和春耕备耕工作。今年初,区委区政府和镇街党委政府签订粮食生产责任书,将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分解到镇街,由镇街落实到村社到农户,压实镇街党委政府和村“两委”粮食安全生产责任,确保粮食生产面积、产量、单产“三增长”。为让种粮农民能获利、多获利、敢种粮、种好粮,增城区积极构建价格、补贴、保险“三位一体”扶持政策体系,坚持和完善土地流转、种粮大户、水稻保险、农机购置和作业等强粮惠农补贴政策。数据显示,2021年,增城区共投入财政资金1.75亿元支持粮食生产,创建省级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培育区级以上粮食农业龙头企业7家、种粮大户396户,农民种粮积极性显著提升。2022年,预计投入支持粮食生产财政资金超过1.8亿元,100亩以上水稻种植大户一年(两造)每亩最高可获得各项强粮惠农补贴2200元。守红线强技术,确保粮食增产提质日前,增城区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获得广州市督查激励。截至目前,增城区建成高标准农田41.3万亩,实施高标农田改造提升2.3万亩,基本实现了所有农田是良田,高产稳产、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增城区深入实施“藏粮于地”的有力举措之一。此外,增城区还实施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把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分解到镇街,严守52.5万亩耕地红线,确保基本农田面积不低于46.36万亩,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同时,深入实施耕地“零弃耕”专项行动。2021年,完成抛荒地复耕整治61宗1803.34亩,完成率100%,其中用于种植粮食作物1106亩;今年,增城区印发《2022年增城区耕地“零弃耕”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建立约束机制,指导推进丢荒耕地复耕复种复绿工作,并将耕地“零弃耕”工作纳入乡村振兴实绩考核,确保粮食面积稳定。在深入实施“藏粮于技”方面,增城区通过推进增城丝苗米种业研发、推广绿色低碳生产技术、提升现代农机装备应用水平等方式,推动粮食增产提质。在增城丝苗米种业研发方面,大力实施优粮工程,持续开展增城丝苗品种选育培优,先后培育出野澳丝苗、香丝苗2号、巴太香占、增科新选丝苗1号等多个特优丝苗水稻新品种。其中增科新选丝苗1号获得首届全国优质稻(籼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金奖。同时,增城区还在广州市率先出台《增城区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二十条措施》,提速种业振兴,大力推进丝苗米育种技术攻关,逐步实现丝苗米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为示范推广全程机械化、精量直播等节水高效水稻种植技术,让农户和农业企业的粮食生产效率更高,增城区在朱村街、石滩镇、派潭镇、正果镇成功创建了4个千亩增城丝苗米示范基地。位于朱村街的增城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在全市率先推广精量旱直播、无人机种植等数字农业技术,节省人工成本70%以上。“我们从去年开始大规模运用精量旱直播技术。在田地很干旱的情况下,将田块打松后就可以直接播撒稻谷。”广州科旺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区向军表示。建立农技轻骑兵服务队,为粮食生产“保驾护航”下乡了解种植大户的生产情况;为种粮大户提供良种信息和栽培技术指引、病虫害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为种粮大户提供惠农政策咨询……今年,在早稻生长期间,人们经常在田间地头看到一群“专家”指导种粮大户种植水稻的身影。这群“专家”其实就是增城区今年5月组建的农技服务“轻骑兵”。他们由科研专家、各级农技推广人员、乡土专家等人员组成,以小分队的形式深入各镇街生产一线,开展全产业链、全方位的农技服务,着力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等方面提供帮助,高效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和农产品上行“最先一公里”问题,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增城区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我们组建了三支种粮大户农技服务‘轻骑兵’小分队,分片区联系到户,深入田间地头,为农业企业、种粮大户提供品种选用、田间管理、施肥、病虫害防治、机耕机收、防灾减灾等技术服务,为夺取早稻丰收提供技术支撑。”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位于派潭镇旧高埔村的广州市增城绿穗家庭农场今年早稻种植面积约为300亩,在“轻骑兵”小分队悉心的技术指导下,早稻长势良好,预计同比亩产增长8%左右。除了安排“轻骑兵”对全区重点种粮大户和农业企业实施“一对一”贴心服务,增城区还举办蔬菜生产机械化技术推广、农用无人机安全操作、果园机械化等技术培训班,不断提升农户、企业使用机械技术水平;开展农机安全生产检查,确保农机生产安全。同时,派出6个督导组深入农资经营使用企业开展巡查监管,引导农资经营企业和经销商开展“点对点”配送,保障春耕农资供应数量和质量;派出7个工作组指导各镇街的农户、企业做好灾害防御工作。值得一提的是,增城区推行“专业化服务组织+农户”模式,支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农业专业服务组织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建立社会化服务中心,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全方位提供水稻播种、插秧、施肥、喷药、收割、烘干等全程机械化社会化服务。目前,全区有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34家,石乡农机专业合作社便是其中一员。今年早稻收割前,该合作社提前制定了水稻收割统一收费标准,并组织农机手进行培训。“我们安排了20台大型收割机实行分片区作业,为农户提供早稻收割服务,助力农户颗粒归仓。”该合作社负责人沈燕芬告诉记者。接下来,增城区将继续全面落实党政同责,稳政策、稳面积、稳单产、稳产量,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建设,培优增城丝苗品种,支持全程机械化绿色低碳种植,推广良种良法良机良技,全力做好防灾救灾工作,确保完成粮食生产任务。采写:新快报记者 庄嘉宝 通讯员 刘玉娴 谢锡权
标签:
-
1科技手段助力公益诉讼 大大提高了办案的效率和精准度
-
2高通宣布新一轮100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 没有设定截止日期
-
3浙江富阳大源镇举办“婆媳同心”主题笔会雅集活动
-
4摩迅科技:“VR云看展”是如何为展会数字化赋能的?
-
5我爱我家志愿者服务队:弘扬抗疫精神 守护社区平安
-
6万亿睡眠市场正在觉醒,福气多智能床展现高端科技
-
7CCBEC 深圳跨境展开启更多线上平台新功能 踏上云之路
-
8联想集团终止科创板IPO 柳传志约1亿元高薪酬传闻四起
-
9技术领先,出行0焦虑,瑞虎7 PLUS新能源闪耀瑶光2025 奇瑞科技DAY
-
10全新换代 全新设计!全新一代瑞虎7 PLUS内饰曝光 科技感、豪华感爆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