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新快报讯 记者潘芝珍 通讯员何浩哲报道 “今年是我第一次种‘巨型稻’,高度应该有一米九,产量也不错, 如果能卖上一个好价格,明年应该会继续扩种。”面对眼前“金色海洋”,广西来宾市金秀县桐木镇大蚕村村民罗荣升满面笑容。他是大蚕村自主引进试种的第一批“巨型稻”种植户之一,7月28日,所有种植户喜获丰收,开镰收割。记者了解到,大蚕村是茂名市茂南区羊角镇爱群村结对伙伴,羊角镇充分发挥结对帮扶作用,通过在资金支持、基层党建联建、项目协作、产业帮扶等实质性帮扶活动,支持桐木镇、大蚕村发展。近年来,桐木镇积极响应“退果还粮”号召,主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稳定粮食种植面积。
走进桐木镇大蚕村的“巨型稻”试验田内,空气中弥散着稻香,一台台收割机正来回穿梭在“巨型稻”田间,收割着沉甸甸的稻穗,机器的轰鸣声响彻田间。“像这种巨型水稻的收割和常规稻相比,它有着很大的不同 。因为‘巨型稻’的主杆高度要比普通的水稻高很多,因此收割难度也要高,收割速度要慢一半。”管桂全是一名从业十多年的收割机机手,第一次收割巨型水稻,他很是兴奋。据介绍,“巨型稻”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其植株之巨和产量之巨,记者在现场用尺子测量,发现单株巨型稻植株高达2米左右,比人高的“巨型稻”在金秀瑶族自治县第一次见,在收割现场吸引了众多村民前来观看,不少村民走进田间进行对比。
“目前我们大蚕村贵岭屯的‘巨型稻’正在收割,平均每一穗颗粒是350-400颗,比普通的水稻多出两倍的谷粒,平均亩产达1300-1500斤。”桐木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罗胜说,这是桐木镇首次尝试种植“巨型稻”,也是金秀瑶族自治县第一个试点种植“巨型稻”的乡镇。3月育秧,4月种植,试种面积达30亩。“巨型稻”优势明显,其植株高大,叶片浓绿,光合作用充分,为水稻谷粒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养分。
作为金秀农业强镇,桐木镇一直以来都把农业生产作为发展经济的重心。依托粤桂协作的优势平台,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我们计划下一步在种植‘巨型稻’的稻田中投放鱼苗,种养结合,实现一亩多收,粮鱼共赢。要让‘巨型稻’种植进一步丰富桐木镇的稻米结构,提高单产,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从而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桐木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罗胜表示,“巨型稻”的种植有利于与金秀的休闲旅游、乡村旅游、民族文化等产业进行深入互动,特色农产品和旅游景点实现整合包装,不久的将来,“巨型稻”产业将释放出更强劲的发展动力,助推金秀乡村产业振兴。
标签:
-
1科技手段助力公益诉讼 大大提高了办案的效率和精准度
-
2高通宣布新一轮100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 没有设定截止日期
-
3浙江富阳大源镇举办“婆媳同心”主题笔会雅集活动
-
4摩迅科技:“VR云看展”是如何为展会数字化赋能的?
-
5我爱我家志愿者服务队:弘扬抗疫精神 守护社区平安
-
6万亿睡眠市场正在觉醒,福气多智能床展现高端科技
-
7CCBEC 深圳跨境展开启更多线上平台新功能 踏上云之路
-
8联想集团终止科创板IPO 柳传志约1亿元高薪酬传闻四起
-
9技术领先,出行0焦虑,瑞虎7 PLUS新能源闪耀瑶光2025 奇瑞科技DAY
-
10全新换代 全新设计!全新一代瑞虎7 PLUS内饰曝光 科技感、豪华感爆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