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观天下!2022火炬科技成果直通车首次“驶入”广州
发布日期: 2022-08-05 18:53:48 来源: 新快报

新快报讯5日,2022火炬科技成果直通车(广州站)暨广州市硬科技企业培育行动在穗启动。日前,科技部火炬中心发布《关于启动2022年度火炬科技成果直通车工作的通知》,广州作为今年人工智能领域的唯一承办城市入选。


(资料图)

“直通车”的驶入,对加快推进广州市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完善本地区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广州以硬科技助推产业创新发展、赋能制造业立市,旨在培育和发展一批硬科技优质企业种苗。

火炬科技成果直通车首次开至广州

活动上,嘉宾们共同启动2022火炬科技成果直通车(广州站)暨广州市硬科技企业培育行动。

科技部火炬中心技术市场与成果转化处副处长孙启新提到,火炬科技成果直通车是以提高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工作成效为目标,搭建一个高水平科技成果与高质量科技企业的精准对接平台,促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及科研人员创新能力在地方切实服务地方产业创新和经济发展。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杨军希望广州能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优势,链接全国人工智能产业优质的科技成果和科研团队,打造科技创新先行区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标杆,为广东科技创新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弓鸿午提到,面对科技成果转化、“卡脖子”技术等亟待破解的难题,广州坚持构建“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人才支撑、生态优化”科技创新链条,出台《广州市科技创新条例》,印发《广州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办法》。今年,广州积极争取承办火炬科技成果直通车,努力推动广州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更上一层楼。

围绕四条赛道筛选项目入库“乘车”

“直通车以引进产业链上游的基础层企业和技术团队为目标。我们将从科技部火炬中心科技成果直通车5000+个项目中精选一批技术成熟度较高、产业化前景较好的项目;同时,积极与全国24个直通车承办城市互动,面向全国人工智能(AI)科研综合实力强的高校院所征集一批优秀科技成果和企业。”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董事长秦海鸥说。

根据广州市科技局开展2022年度火炬科技成果直通车(广州站)工作的有关安排,全市将重点围绕“造车健城”4条人工智能优势赛道(“造”—AI+ 先进制造、“车”—AI+车辆交通、“健”—AI+健康医疗、“城”—AI+ 城市治理),征集、挖掘、筛选一批技术成熟度较高、产业化前景较好的项目推荐进入“直通车”项目库。

广州将面向产业链龙头企业征集急需的前沿技术需求,通过组织开展“直通车”路演对接活动,为前沿技术需求精准匹配“直通车”项目库中的优质项目,促进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此外,全市还将推进人工智能(AI)产业园区蓬勃发展,为人工智能(AI)企业培育、聚集提供支撑。

在资本运作方面,广州计划集聚一批人工智能(AI)产业资本,引导社会资本投资科技成果直通车重点项目。秦海鸥董事长表示,“作为广州市科技信贷风险资金池的受托管理单位,大湾区中心将积极引导银行增加对广州市人工智能(AI)领域企业的信贷供给;同时,依托与广东股权交易中心共建的全国首个区域性科技成果转化板,多渠道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宽人工智能(AI)领域企业融资渠道。”

“‘直通车’的到来,进一步助力广州建立起政府、高校院所、企业、投资机构、服务机构五方联动的成果转化机制。”大湾区中心天河基地总经理丁瑶谈到,从科技部火炬中心到省、市、区科技主管部门四级联动,为创新主体“搭台”,为市场主体“赋能”。

人工智能直通车为何“驶入”广州?

根据科技部火炬中心发布的2022年度直通车承办单位名单,全国共有25个单位(含省、自治区、直辖市、地级市等科技部门)承担了直通车系列活动。活动的主题共涵盖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制造等领域。

今年广州首次成为2022火炬科技成果直通车承办城市,也是本年度以“人工智能”为主题的唯一承办城市。

2022年度火炬科技成果直通车活动在科技成果供给侧发力。成果转化一端连着科研院所,一端连着产业资本。人工智能(AI)产业是广州市重点建设的产业领域之一。根据《广州市构建“链长制”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要求,广州市制定了《人工智能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

未来,全市将通过开展“十百千”战略发展计划,建设10个人工智能产业园,开展100个人工智能典型场景应用示范,培育1000家左右人工智能企业。可见,广州拥有人工智能产业化应用的广阔市场和政策加持。

本次活动还邀请了来自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清华大学元宇宙实验室、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思迈特软件有限公司的项目进行路演,领域涵盖信息技术、新材料、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领域,部分项目也希望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到广州落地转化。

北京清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华南区商务总监杜文忠谈到,该企业的主要业务是深耕人工智能、大数据领域,随着元宇宙概念的兴起,企业依托清华大学技术支持,致力于布局有关方案落地。广州的技术市场和应用场景是吸引他们来此开展产业转化的重要动因。

“我来广州已有数月,持续在寻找上下游供应商。广州的产业积累可以让我们更容易切入元宇宙赛道。”杜文忠说,“直通车”驶至广州,带来了众多AI优质项目,将更有助于形成产业联动效应。

硬科技企业榜单入榜即可获五大支持

据悉,企业入围榜单可获政府政策、金融赋能、企业服务、企业宣传、企业入驻五大支持。

广州市科技局将为入榜企业提供低成本的高效服务,协同市相关职能部门以及各区属单位,在涉企政策、资金补助和财税补贴等方面对入榜企业给予关注和支持。政府将联合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损失补偿资金池合作银行、搭建政府母基金对接平台,对入榜企业予以重点关注及参与投资。

广州金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成介绍,将发挥广州金控集团金融牌照齐全的独特优势,为硬科技企业提供全方位多维度金融赋能服务。

“一方面,我们将通过受托管理的科创母基金加大优质硬科技投资机构的引入,与头部投资机构形成合力,支持上榜的硬科技企业发展。另一方面,广州金控将发挥金融全牌照优势,通过旗下券商、期货、产业基金、再担保、融资租赁、征信等金融企业,为硬科技企业提供上市、股权和债权融资、发债承销、基金组建和工程保函等全方位服务。”黄成说。

除真金白银的支持外,全市还将组织开展免费公益性培训,各要素社会力量为入榜企业提供技术开发、中试熟化、检验检测、知识产权等方面的高质量服务。

按照计划,首期企业榜单将于今年9月发布;今年10月起,对入榜企业、清单内技术的支持、服务及资源对接将陆续开展。此后每年广州将完善组织方式、优化评价指标体系,持续挖掘硬科技企业和技术,定期更新企业榜单及技术清单,探索更有效的服务和培育路径。

采写:新快报记者 陈慕媛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