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要闻】创新速递|“魔法子弹”ADC药物筛选全解析
发布日期: 2022-12-10 16:24:25 来源: 弗戈工业在线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复杂的ADC胞内毒素传递过程的第一个阶段是ADC药物的内吞,分析靶受体和ADC的内吞作用可以极大地促进临床前研究、临床转化和患者治疗效果。
2. ADC发展历程早在20世纪初,德国科学家保罗·埃尔利希就已经提出了ADC的概念,但是受限于当时落后的技术条件,ADC长期停留在概念阶段。2011年8月19日FDA批准Adcetris治疗霍杰金淋巴瘤(HL)和系统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2013年罗氏的恩美曲妥珠单抗(T-DM1)在美国上市,标志着ADC药物研发技术真正成熟并取得商业化成功。2017~2020年是ADC药物快速发展的时期。2017年上市的奥英妥珠单抗Besponsa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前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次年,莫塞妥莫单抗作为一种冻干粉剂的ADC药物上市;2020年4月,Trodelvy获得美国FDA加速批准,是FDA批准的第一个专门治疗复发或难治性mTNBC的ADC药物,也是FDA批准的第一个以Trop-2为靶点的ADC药物。
随后ADC药物发展进入成熟期。2020年1月,T-DM1获得NMPA批准在中国上市,开启了中国ADC药物元年,2022年4月24日,阿斯利康&第一三共联合开发的德喜曲妥珠单抗(DS8201)在中国申请上市。两年时间,中国ADC药物市场从无到有,快速加入全球ADC药物市场。
3. ADC市场表现▶3.1. 销售额
全球ADC药物市场增长迅速。2014年全球ADC药物市场规模为4.6亿美元,2020年ADC药物市场已增至25.1亿美元,复合增长率约为32.9%;预计2025年ADC市场体量可以达到210.7亿美元,复合增长率超过50%。 ▶3.2. 临床靶点 表1.临床阶段有1-2个ADC药物的靶点 热门靶点的临床进展如图所示,Her2靶点在研的ADC药物有23个,EGFR和FRA靶点在研的药物有7个。临床阶段有1-2个ADC药物的靶点见表1。差异化布局,寻找合适的药物靶点已经成为ADC研发企业争夺的热点。▶3.3. 临床阶段 表2.临床III期和批准上市的ADC药物信息目前,处于上市的ADC药物有8个;临床III期的ADC药物有14个,临床II/III期的ADC药物有2个,临床III期和批准上市的ADC药物信息见表2,随着全球ADC药物获批数量的增多,可以预见,在中国政府鼓励创新和加快临床急需药品进入中国的政策环境下,将有越来越多的国内药企开始布局ADC药物研发,ADC药物研发会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 4. ADC药物筛选关键点、原理▶ 4.1. DS-8201 8月12日,美国FDA宣布,加速批准阿斯利康和第一三共联合开发的ADC药物Enhertu(DS-8201)扩展适应症,用于治疗携带激活性HER2突变的无法切除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这是FDA批准治疗HER2突变NSCLC的首款药物。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FDA批准治疗HER2突变NSCLC的首款药物。此前,FDA已批准DS-8201用于HER2低表达或阳性乳腺癌和胃/胃食管交界(GEJ)腺癌患者。 在今年的ASCO大会上,DS-8201为HER2低表达乳腺癌患者的命运带来转机。根据临床结果,DS-8201将HER2低表达乳腺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延长了半年,总生存期延长了10个月。 DS-8201首次突破HER2界限,这不仅是它一个人的成功,更称得上是HER2靶点研发的一大里程碑事件。 ▶ 4.2. ADC药物机制 ADC通过血液循环到达癌细胞时,ADC首先与相应的抗原结合,通过受体介导的细胞内吞作用进入细胞内。连接子在细胞内低pH值或溶酶体蛋白作用下断裂,释放出具有活性的细胞毒药物。游离的小分子细胞毒药物与相应的靶标结合,导致肿瘤细胞死亡。Drago JZ, Modi S, Chandarlapaty S. Nat Rev Clin Oncol. 2021 Feb 8. doi: 10.1038/s41571-021-00470-8. ▶4.3. ADC药物核心要素 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 drug conjugation, ADC),包括抗体、连接子和小分子药物三个核心要素。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ntibody-drug_conjugate ADC药物的关键在于4个核心要素的选择: 1) 正确靶标的选择:在肿瘤细胞表面高表达,在正常组织中低表达或者不表达; 2)Linker的选择:循环稳定、水溶性、有效释放、可分裂的链接器、旁观者效应、位点特异性结合、Drug-to-antibody ratio(DAR); 3)抗体的选择:与靶点特异性结合、靶向抗原需为细胞表面抗原、高效内化(Internalization);4)ADC小分子毒性:高效的药效学作用,无免疫原性,通过修饰能与连接子结合。如何鉴定抗体的内化是ADC项目推进的关键。
标签: 抗体偶联药物
本月热门新闻
-
1中诺口腔-天津种植牙价格表种一颗牙多少钱呢
-
2金山毒霸错误使用邱少云照片向广大网友致歉!
-
3在太太乐,与职场达人一起“乐”见未来
-
4小鹏G9获广州自动驾驶路测资格 探索零改装量产Robotaxi新模式
-
5混动市场需求激增,长城汽车柠檬混动DHT实力成就价值标杆
-
6智能家电必选清单—LG A9系列高端吸尘器,让复杂的生活充满乐趣
-
7新居双十一必入家电清单——LG星云系列洗衣机&LG洗烘套装,除螨除菌、一键烘干,开启健康洗护方式
-
8福建省晋级第十一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全国赛名单出炉
-
9全新换代 全新设计!全新一代瑞虎7 PLUS内饰曝光 科技感、豪华感爆棚!
-
10技术领先,出行0焦虑,瑞虎7 PLUS新能源闪耀瑶光2025 奇瑞科技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