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乡村看振兴】海棠红、洋葱紫、水稻黄、螃蟹青、对虾白……正是田间好“丰”景
发布日期: 2023-09-09 12:29:08 来源: 新疆网原创

米东区长山子镇的香妃海棠果进入了收获期,种植户李刚正在采摘海棠果。(全媒体记者宋建华摄)

9月2日,在乌鲁木齐县乌拉泊村,村民在采收、分装西葫芦。(全媒体记者米热扎提·木塔力甫摄)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郭军鸽 宋建华 贾梦妍 牟敏)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9月的乌鲁木齐,到处弥漫着果实的清香,到处涌动着收获的身影,每张面孔都洋溢着掩饰不住的丰收喜悦。


(资料图)

看丰收的色彩

海棠红、洋葱紫、水稻黄、螃蟹青、对虾白……放眼乌鲁木齐田间地头,各种颜色描绘着不同的“丰”景。

这段时间,位于米东区长山子镇的香妃海棠种植基地,60余亩香妃海棠果进入了收获期,红彤彤的果实挂满枝头,让果农尝到了丰收的喜悦。

香妃海棠果形状像鸡心,又称“鸡心果”,被称为海棠果中的“皇贵妃”。

9月7日一大早,果农李刚正在园内帮着游客采摘。他说,目前,香妃海棠果挂果已经到了稳定期,每棵树可以结果30至50公斤,每公斤市场价在20多元至30元。

“米东区规模种植户就我一家,依托离市区近、市场大、果子品质好的优势,今年,我打算通过游客采摘和市场就近销售的方式拓展销路。”李刚说,他家的海棠果预计每亩产果在2吨左右,今年是个丰收年。

此时,米东区水稻也正处于产量形成关键阶段,因为管理到位、气候适宜,目前水稻长势良好,丰收在望。

羊毛工镇雷家塘村水稻种植户刘玉保今年种植水稻140余亩,主要品种是长粒香。他说,今年水稻长势比往年更好,产量也会比往年要高。

辛勤耕耘终于迎来大地丰厚的回馈,每一种颜色,见证着每一滴汗水的付出,记录着每一份收获的喜悦。

来到乌鲁木齐县托里乡乌拉泊村,西葫芦长势喜人。翠绿的瓜藤上硕果累累,村民们穿梭其间忙着采摘和打包。同样火热繁忙的景象,也出现在不远处的洋葱种植地。数十位村民分散其中,有序进行分拣、修整、装袋。

“丰收已定!”托里乡乌拉泊村洋葱种植大户何萍拿着计算器,计算着今年的好收成,欢喜溢于言表。

乌拉泊村党支部书记孜阿马别克-孜阿以特恩说,今年村里持续拓展蔬菜种植种类、提升品质,共种植土豆、洋葱、西葫芦等蔬菜3000余亩。

在乌鲁木齐县甘沟乡团结村,1440亩金灿灿的食用向日葵顶着饱满的花盘,弯下了腰。

“花开引游客,成熟收成足,这些流转出去的土地上种植的向日葵,为村民、村集体经济带来了‘双增收’。”团结村党支部书记沙亚-再开说。

9月2日,在乌鲁木齐县乌拉泊村,四川来疆务工的熊国江正在搬运洋葱。(全媒体记者米热扎提·木塔力甫摄)

达坂城区乌拉泊街道蔬菜种植基地种植大户张红强正在地里收土豆。(全媒体记者贾梦妍摄)

听丰收的声音

9月7日,高新区(新市区)安宁渠镇西村的番茄地里,大型番茄采收机来回穿梭。随着轰轰隆隆的响声,一颗颗番茄被收割机“吞”进肚子里,经筛选后,成熟的果实被输送到旁边的卡车里,绿色未成熟果实则跟根茎叶等一起落回地中,等待下一步处理。

番茄种植户王义兵今年种植了1500亩番茄,亩产约10吨。“机械收获大大减少了人力和时间成本,实现了效益最大化。”王义兵说,他种植的番茄都是订单农业,种植之前就和企业签订合同,番茄主要供给企业制作番茄酱。

在这里,从种植到管理到采收,番茄种植全程采用机械化。特别是采收机和运输车辆的配合作业,确保番茄成熟后第一时间采收、运输、加工,实现了采摘到分离装车一条龙作业。

西村共有耕地3200亩,除了番茄,还种植有甜菜、制种玉米等。西村村委会主任马希文说,村里的农作物均是大面积种植,形成了机械化、订单化、规范化种植模式。加上耕地都是节水型农田,灌溉水成本较普通耕地节省50%,进一步提升了农民种植效益。

“番茄红了,日子也红了。”王义兵摘下一串番茄说,他粗略算了一笔账,每亩番茄纯收入在1000元左右,春夏两季的忙碌,在这个秋天盼来了收获。

此时的达坂城区乌拉泊街道蔬菜种植基地里,种植户们抢抓晴好天气,采取人工+机械采收模式,加快土豆收获进度。

一辆辆收获机在田间来回穿梭,将光滑饱满、金黄鲜嫩的土豆铺满田垄,工人们忙着分拣、装筐、打包,确保新鲜的土豆及时装车出售。

种植大户张红强今年种了300余亩土豆、洋葱和白菜,其中土豆100余亩。

凭借得天独厚的土壤气候条件和现代化的栽培技术,达坂城出产的土豆品质好、形状佳,深受市场青睐。记者在现场看到,种植基地旁边停靠着一辆辆等待装运的货车,工人们通过传送带将马铃薯搬运至货车,随后运往全国各地。

“现在正是马铃薯采收期,日均收获马铃薯100多吨。”张红强说,多亏了机械帮忙,采收速度快了,土豆运送出去也能更新鲜。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