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焦点!广州去年新增基础教育公办学位14.5万个 企业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近千亿
发布日期: 2023-01-07 13:41:17 来源: 新快报 </div> <!-- 文章内容 开始 --> <div class="content" id="content-text" >

——广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开幕,大会报告 2022 年预算执行情况


(资料图)

新快报讯 在今日上午开幕的广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 广州市财政局局长姚露向大会报告广州市 2022 年预算执行情况和 2023 年预算草案(以下简称"草案")。

根据草案,2023 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882 亿元,增长 4%。加上上级补助收入 416.2 亿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129.2 亿元、调入资金 592.1 亿元、政府债务转贷收入 4 亿元、上年结余 56.9 亿元后,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 3080.5 亿元。

支出方面,2023 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2788 亿元,下降 9%。加上上解上级支出 201.8 亿元、债务还本支出 87.6 亿元、区域间转移支出 3 亿元后,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 3080.5 亿元。

2023 年市本级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 2.8 亿元,与上年预算基本持平。其中:因公出 ( 境 ) 经费预算 0.3 亿元,下降 6.7%;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预算 2.2 亿元,增长 1.6%,主要是为做好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增加了医疗救护车等特种专业用车的购置数量;公务接待费预算 0.3 亿元,下降 6.6%。

卫生健康领域市级财政投入超 200 亿

根据草案,2022 年市级财政在卫生健康领域共投入 225.6 亿元。其中包括科学精准疫情防控,增强疫情防控资源力量建设储备,提高核酸检测能力,提升防疫物资生产和储备能力,推进一批方舱医院、应急隔离场所等建设或改造投入使用。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和基层医疗卫生建设。

卫生健康领域预算投入还包括了以 22.9 亿元支持四级公共卫生委员会高效有序运行,构建" 1+3+11+N "全市卫生应急体系,成立 10 个区域急救医疗中心,全面提升卫生应急体系应对突发大规模疫情的应急响应和支撑能力,全市实施"一元钱看病"的村卫生站覆盖率达 97.1%。

2022 年市级财政投入 249.8 亿元推动改革开放,建设南沙自贸区、重大产业平台、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落实《南沙方案》,投入 148 亿元支持推进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累计形成 818 项自贸区制度创新成果,其中 43 项、119 项在全国、全省复制推广。落实 2022 年南沙 100 亿元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政策,新增发行政府债券 100 亿元全部用于支持南沙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建设,为南沙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在民生领域,2022 年市级财政共计投入 526.8 亿元增进民生福祉。在社会保障方面,投入 214.7 亿元支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保障 72.4 万城乡居民及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待遇及时足额发放,扩大社会保险保障范围,41.6 万名灵活就业人员在穗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将企业退休人员人均养老金提高至 3929 元。资助 40 万人次老年人享受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累计建成 984 个村居颐康服务站。强化就业优先战略,深入实施高质量就业促进行动,全市城镇新增就业 30.6 万人。完善保障住房体系,基本建成保障性安居工程 0.76 万套,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 13 万套。

在教育方面,投入 275.9 亿元支持构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加大公共教育资源供给,支持基础教育发展,推动落实"双减",持续增强学生舒适健康午休设施保障力度,新增基础教育公办学位 14.5 万个,新增基础教育集团 27 个。推进职业教育发展,广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全面封顶,广州城市职业学院等 3 所学校入选省域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持续推动高等教育发展,香港科技大学 ( 广州)校园一期、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二期交付使用,广州医科大学纳入"双一流"建设高校。

此外,2022 年全市财政共投入 19.8 亿元推进广州市十件民生实事,其中市本级投入 11.5 亿元。主要用于公共交通、环境整治、住房保障、公共安全、公共教育、食品安全、医疗卫生、公共健康、就业保障等领域。

去年全年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近千亿

根据草案,去年广州充分发挥财政支持稳住经济大盘的积极作用。全面落实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真金白银帮助企业减负纾困;实施社保费缓缴政策,减轻企业资金周转压力,全年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近 100O 亿元。

在加大稳岗支持力度方面,全年采取"免申即享"的方式,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 16 亿元、28.9 亿元,分别惠及 52 万家、64 万家企业。在减免市场主体房屋租金方面,对承租市属行政事业单位、市属国企权属的国有房屋,且最终承租方为服务业、制造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给予承租方最高 6 个月租金减免,全年减免租金约 22 亿元,切实减轻市场主体的经营成本。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应华

审发:陈志龙     编辑:林洁莹     校对:陈泽佳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