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老年人免费接种23价肺炎球菌疫苗、扩大“先看病后付费”试点……2023年广州十件民生实事出炉
发布日期: 2023-01-09 18:53:32 来源: 新快报 </div> <!-- 文章内容 开始 --> <div class="content" id="content-text" >

新快报讯 1月9日,广州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市人大代表通过投票表决,从12件候选民生实事中差额票决出2023年广州市十件民生实事,事关食品安全、教育、实习就业、就医等方方面面。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开展食用农产品快检,加大食品抽检力度

在全市农贸市场(大型超市)开展“肉菜鱼”等主要食用农产品快检,全年完成快检数量不少于190万批次。完成不少于9.41万批次食品抽检任务,达到每年每千人5批次,不合格处置率100%。

2.提高疾病预防能力,为老年人免费接种23价肺炎球菌疫苗

为有效降低老年人群肺炎的发病率,保障老年人群健康,为65周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免费接种23价肺炎球菌疫苗。预估2023年符合肺炎疫苗接种条件且有意愿接种的目标人群数为17.5万人,计划接种14万人以上,确保接种率超80%。

3.方便群众就医结算,扩大就医信用无感支付“先看病后付费”试点

在试点医疗机构推行就医信用无感支付服务。符合申办条件的医保参保人开通服务后,在挂号或就诊前与定点医疗机构约定启用该服务后,即可享受“先看病,后付费”的就医信用无感支付体验,就诊发生应由医保基金报销的费用将实时记账结算,应由个人负担的费用将在医保个人账户或信用就医账户中实时扣减,免除所有诊间窗口排队缴费环节,缓解患者垫资压力。逐步扩大试点医疗机构覆盖面,推动实现2023年至少有20家医疗机构可提供就医信用无感支付服务。

4.增加基础教育公办学位供给,推动全市1—8年级人工智能教育普及

全市新增基础教育公办学位6万个(包含新建、改扩建等方式,不含购买学位)。编写出版3至8年级人工智能教材及教师教学用书;建设全市统一的人工智能教育虚拟教学平台;培养约2000名人工智能课任课教师;推动全市800所以上学校开设人工智能课。

5.提升城市安居保障水平,增加公共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供给

截至2023年底,全市基本建成公共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不少于5500套;发放住房租赁补贴1.8万户。

6.提升政务服务体验,推动市区两级公安政务服务“一窗通办”

优化自助办事终端设置,构建覆盖市、区、街(镇)的三级警务自助服务体系,持续提供24小时全天候服务。推动建设涉及治安、户政、出入境、交管等多警种事项的市、区两级公安政务服务“一窗通办”综合窗口,提升企业个人办事体验感、满意度。

7.关爱特殊少年儿童,提供免费融合教育课程和公开课活动

市少年宫为4—18岁特殊少年儿童开展免费融合教育课程。面向全广州市特殊青少年,免费提供2000个以上优质免费培训学位,开展音乐、美术、社交、心理等系列课程。面向全广州市青少年,免费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普通儿童与特殊儿童共同参与的教育展演和学习交流活动不少于20场,覆盖人数5万人次以上。

8.打造人水和谐生态廊道,高质量推进美丽碧道建设

通过新建、改建等方式,全市新增碧道100公里以上。在保障防洪安全和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分类推进不同功能形态的碧道建设。

9.保障缴费人权益,多部门协同提供便捷高效的社保征缴争议联合处置服务

构建社保费征缴争议联合处置机制,建立不少于50个将服务窗口设在缴费人“家门口”的联合处置中心,面向全市60多万户缴费企业、1300多万缴费人高效处置化解社保费劳资矛盾,通过“集中办、一站结”,不让群众多头跑、反复跑。

10.建设“家门口”就业创业服务驿站,开展“百企千人”实习计划

建设50个深入社区、村居的就业服务驿站,建设50个高校就业创业e站。通过各类就业服务平台,全年组织线上、线下招聘会1000场以上,每个区不少于70场。开展“百企千人”实习计划,遴选优质企业向200名港澳大学生提供为期4-6周的实习等。

采写:新快报记者 黄闻禹

审发:黄越尧     编辑:方轶     校对:池翠萍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