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报:103岁新冠老人康复!亚重症病房助力实现重症救治“关口前移”
发布日期: 2023-01-18 13:42:26 来源: 新快报 </div> <!-- 文章内容 开始 --> <div class="content" id="content-text" >

新快报讯  1 月 18 日,新快报记者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获悉,日前该院紧急组建了 3 个新冠患者亚重症病房,承担了包括来自急诊、各科病房等多科室的患者收治。目前已有多名患者经过精心救治成功出院或达到出院标准,其中包括一位病区年龄最大的 103 岁新冠感染老人。


(相关资料图)

百岁老人血氧仅 80% 紧急入院

记者了解到,103 岁蓝先生,因呼吸困难伴发热于 2023 年 1 月 2 日就诊中山一院。老人入院前 8 天新冠核酸结果为阳性,居家时体温最高达 39 ℃,不吸氧状态下自测指尖血氧饱和度最低仅 80%。起病后,老人的食欲及精神状态都明显变差。考虑到老人年事已高,家属们十分焦急,立即将老人送至中山一院急诊就诊,希望得到及时的诊治。

急诊时,患者的胸部 CT 提示双肺多发炎症渗出,考虑病毒性肺炎。医生团队考虑到患者年龄较大,同时存在肝肾功能不全的情况,经过慎重讨论,期望通过亚重症病房这一关口,为百岁老人带来救治的希望。

高侧卧位通气有效改善血氧饱和度

老人转入亚重症病区后,中山一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管向东教授对老人的救治进行了全程指导。在查房时,他仔细询问了老人的起病情况、病程及相关症状。对于这样的高年龄感染者,一般如何救治呢?

"老人是非常典型的新冠重症高危人群,在治疗中不仅仅要兼顾新冠病毒性肺炎的情况,同时要考虑老人合并有肝肾功能不全、内环境紊乱、高血压等情况,要全面评估老人的脏器功能,防止其它并发症的发生。"管向东教授表示,老人在清醒状态下尽可能进行高侧卧位通气,这是最能改善患者血氧饱和度的方法。 管向东教授查房时,总嘱咐患者要做"三好学生"(吃好、睡好、侧卧好)。

医护为老人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

司向副主任医师及卢贵华副主任医师在全面评估患者各脏器功能后,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首先,通过氧疗及高侧卧位通气改善患者的氧合情况;通过床边超声评估老人的心功能,加强液体管理,严格控制患者出入量情况,密切监测患者血压、血糖,纠正内环境紊乱。最后,加强营养治疗及保证老人的睡眠充足。同时,指导家属为老人进行肢体功能训练,预防血栓栓塞及避免食物误吸等。

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百岁老人的精神状态有了明显改善,食欲逐渐恢复,能够在轮椅上坚持每日下床活动。经过感染二区亚重症病房医护团队的通力合作,百岁老人目前各项指标均已明显改善,已达到出院标准。

出院前,老人家属十分感激,向医护人员献上了锦旗,并用感谢信记录下了医护工作的点点滴滴,表达了来自心底的最诚挚的感谢。

截至目前,这位 103 岁的老人是中山一院新冠亚重症病房中救治年龄最高的患者。据司向副主任医师介绍,亚重症病房是打破专科界限,实现"关口前移 - 亚重症 - 重症"阶梯式延伸救治模式的重要一环,对于重症患者的预警、筛查,以及阻断新冠患者由重型向危重型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采写:新快报记者 黎秋玲 通讯员 彭福祥 梁嘉韵

审发:陈志龙     编辑:梁胤馨     校对:马少俊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