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动态:客家靓货来到家门口 工作组工作队牵线搭桥助力梅县区农特产品“出山入湾”
发布日期: 2023-01-18 22:46:59 来源: 新快报 </div> <!-- 文章内容 开始 --> <div class="content" id="content-text" >

“15公斤的农家乡下米来两包,5公斤的也来一包,再来一桶花生油。”在广州市荔湾区和业广场的乡村振兴特产展,老街坊郭姨买下了这些粮油,准备用小拖车拖回家。

1月13日-18日,在广州市荔湾区乡村振兴局的大力支持下,广州市荔湾区派驻梅州市梅县区驻镇帮镇扶村工作组(下称“驻梅县工作组”)联合荔湾区派驻梅县区丙村镇、畲江镇、南口镇、白渡镇、松源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在和业广场举办了一场“乡村振兴走进广东社区——荔湾区对口帮扶梅县区农特产品宣传推介展”,在春节前架起桥梁,推动梅县区农特产品“出山入湾”,以实际行动助力产业振兴。


(相关资料图)

客家农特产品来到家门口

春节将至,广州四处充满浓郁的过节氛围。在荔湾区和业广场,现场搭起的两排摊位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虽然这几天天气寒冷,但知道有几百公里外的土特产来到家门口,仍然有不少识货的老街坊过来帮衬。

负责这次活动的广州绿之连农副产品有限公司(下称“绿之连公司”)负责人杨怀刚告诉新快报记者,这次从对口帮扶地区梅州带来了品种丰富的农特产品,除了米、油,还包括沙田柚、客家酿酒、客家盐焗骨香鸡、梅菜干、茶叶、客家汤料、腊鸭腊肉、食用菌以及很多日常年货等。

“这是海胆吗?”“不是,它是金耳菌,回家烫10秒钟就可以吃了,很补的。”

“我们现在搞特价,腊鸭30元一个;腊肉50元多一斤,不贵,很多街坊帮衬。”

“12元一个的沙田柚很受欢迎,只卖剩这两个了”……

1月17日早上,新快报记者看到,现场陆续有街坊过来帮衬,识货的他们看中后就果断下手,囤货过年。

在第一个摊位,郭姨一下子就要了两包15公斤的大米、一包5公斤的大米,还有一款来自梅州的花生油。“我们去年买了一次,真的好吃,所以再来光顾。”她说。因为东西太重,售货员将这些物品放到小拖车上让她拖回家。

持续推动农副产品“出山入湾”

新快报记者从驻梅县工作组获悉,这次活动是工作组和工作队帮助梅县区农副产品“出山入湾”、拓宽销售渠道,加强消费帮扶,助力当地产业振兴的一个举措。对这次活动,广州市荔湾区乡村振兴局提供了大力支持,协调当地街道提供了免费的场地和服务。值得一提的是,绿之连公司也为推动活动顺利开展做出了很大努力。

原来,绿之连公司在梅县区设有乡村振兴馆,集中展销来自各帮扶镇的农特产品,对推动当地乡村振兴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次又将梅县区的农特产品运到广州,既让老广满足了购买年货的需求,又加强了当地农特产品的销售。

驻梅县工作组表示,驻梅县工作组和各工作队高度重视梅县区农特产品的销售,依托广州市荔湾区作为“广东省消费协作示范区”优势,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多渠道、多途径帮助拓宽梅县区农副产品销售渠道,有序开展农副产品巡回展活动,帮助当地统筹组织农副产品“出山入湾”,做大做强本地品牌,已帮忙销售农产品100多万元。

编辑:陈玉婷     校对:蔡佳

标签: